月狀骨缺血性壞死 Kienböck's Disease

擺脫「腕」疾之苦:月狀骨缺血性壞死的物理治療全攻略

別再讓手腕疼痛綁架你的生活!深入了解、積極面對月狀骨缺血性壞死,物理治療助你重拾靈活手腕!

 

文章大綱

  • 前言
  • 個案分享
  • 疾病的介紹
  • 疾病所在位置的解剖與關節的生物力學與肌動學
  • 疾病的自我檢查方式
  • 常見的引發該疾病的原因
  • 物理治療方式
  • 自我保健運動
  • 採用正確的姿勢、運動與動作來協助恢復
  • 物理治療師的小叮嚀
  • 問與答
  • 專業協助
  • 參考資料

 

前言

 

你的手腕是否常常感到深層的疼痛,尤其在活動後更加明顯?你是否發現手腕活動度受限,握力也大不如前?甚至有時會聽到手腕發出不尋常的聲響?這些惱人的症狀,很有可能與月狀骨缺血性壞死(Kienböck’s Disease)找上門有關。月狀骨缺血性壞死是一種影響手腕部小骨頭的疾病,會嚴重影響手腕的功能與生活品質。別擔心!透過積極的了解與適當的物理治療介入,我們可以有效地控制月狀骨缺血性壞死的症狀,幫助你重拾健康靈活的手腕。

 

個案分享

 

王先生是一位熱愛羽球運動的上班族,近半年來他發現自己的右手腕在擊球時會感到深層的疼痛,休息後雖能緩解,但隨著運動頻率增加,疼痛感也日益加劇,甚至影響到他日常生活中的提重物等動作。他起初以為只是單純的運動傷害,自行冰敷與休息但效果不彰。後來至骨科就診,經X光與核磁共振檢查後,確診為早期的月狀骨缺血性壞死(Kienböck’s Disease)。醫師建議他尋求專業物理治療的協助。經過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評估,黃博靖物理治療師為他制定了詳細的運動治療計畫,並搭配徒手治療來改善他的疼痛與活動度。經過數週的物理治療,王先生的手腕疼痛明顯減輕,握力也逐漸恢復,現在他已經可以重新回到他熱愛的羽球場上了。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及早發現並積極接受物理治療,對於月狀骨缺血性壞死的控制至關重要。

 

疾病的介紹

 

月狀骨缺血性壞死(Kienböck’s Disease),又稱為月骨軟化症或月骨無菌性壞死,是一種罕見的手腕疾病,主要由於供應月狀骨(lunate bone)的血液循環受阻,導致骨細胞缺氧壞死。月狀骨是構成手腕的八塊腕骨之一,位於手腕的中心,對於手腕的穩定性與力量傳遞至關重要。當血液供應不足時,月狀骨會逐漸變得脆弱,進而可能塌陷變形,引起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礙。

 

常見的症狀與體徵(symptom and sign)

  • 疼痛: 通常為慢性、逐漸加重的深層手腕背側疼痛,活動後或施力時會更加明顯,尤其在手腕伸直(wrist extension)和抓握(gripping)時。
  • 腫脹: 手腕部可能出現局部腫脹和壓痛,尤其在月狀骨的位置。
  • 僵硬: 手腕活動度受限,尤其是在伸直的動作。
  • 握力下降: 由於疼痛和結構改變,患者的握力通常會減弱。
  • 活動時出現聲響: 隨著疾病進展,手腕活動時可能出現喀喀聲(clicking)或摩擦聲(crepitus)。
  • 晚期症狀: 在疾病後期,可能出現腕骨不穩定(carpal instability)和退化性關節炎(degenerative arthritis)的症狀。

 

疾病的分級(Stages of Kienböck’s Disease)

目前最常用的分級系統是 Lichtman 分級,根據X光和核磁共振(MRI)影像來評估疾病的進展程度:

  • 第一期(Stage I):
    • 症狀與體徵: 手腕疼痛和腫脹,X光片可能正常或僅顯示輕微的月狀骨骨折或密度改變。MRI檢查可顯示月狀骨內的血管缺血變化。
  • 第二期(Stage II):
    • 症狀與體徵: 疼痛加劇,手腕活動度受限。X光片顯示月狀骨密度增加(骨質硬化,osseous sclerosis),但整體形狀尚未塌陷。MRI檢查顯示更明顯的缺血性壞死。
  • 第三期A(Stage IIIA):
    • 症狀與體徵: 疼痛明顯,活動度進一步受限,可能出現腕骨不穩定。X光片顯示月狀骨部分塌陷(proximal lunate collapse),但周圍的腕骨位置大致正常。
  • 第三期B(Stage IIIB):
    • 症狀與體徵: 疼痛劇烈,腕骨不穩定更明顯。X光片顯示月狀骨完全塌陷(carpal collapse),周圍的腕骨位置也發生改變。
  • 第四期(Stage IV):
    • 症狀與體徵: 慢性疼痛,手腕活動度嚴重受限,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X光片顯示月狀骨塌陷變形,且周圍的腕骨關節也出現退化性變化(Kienböck disease advanced collapse, KDAC),可能伴隨軟骨磨損和關節積液。

 

不同的分級代表著疾病的不同階段,也影響著治療的選擇與物理治療的方向。

 

疾病所在位置的解剖與關節的生物力學與肌動學

 

要了解月狀骨缺血性壞死,首先需要認識手腕部的解剖構造。手腕由遠端的橈骨(radius)和尺骨(ulna),以及八塊腕骨組成。這八塊腕骨排列成兩列,近端列由橈骨側向尺骨側依序為舟狀骨(scaphoid)、月狀骨(lunate)、三角骨(triquetrum)和豌豆骨(pisiform);遠端列則為大多角骨(trapezium)、小多角骨(trapezoid)、頭狀骨(capitate)和鉤骨(hamate)。月狀骨位於近端腕骨列的中間,與橈骨和三角骨形成關節面。

 

月狀骨的形狀呈現半月形,其近端與橈骨的關節窩相接,形成主要的腕關節(radiocarpal joint)的一部分,負責手腕的大部分屈曲(flexion)和伸直(extension)動作。其遠端則與頭狀骨相接,參與中腕關節(midcarpal joint)的活動,此關節對於手腕的橈側偏(radial deviation)、尺側偏(ulnar deviation)以及旋轉等複合動作至關重要。

 

在生物力學方面,月狀骨在手腕活動時扮演著重要的力量傳遞角色。當我們握持物品或進行負重活動時,來自手的力量會通過遠端腕骨傳遞至近端腕骨,其中月狀骨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在手腕的屈曲和伸直過程中,月狀骨需要在橈骨的關節面上平穩地滑動和滾動,以確保動作的順暢性。任何影響月狀骨結構或其與周圍骨骼關節面平滑度的因素,都可能導致手腕功能的障礙。

 

肌動學方面,雖然沒有直接附著在月狀骨上的主要肌肉,但許多通過手腕的肌肉,如控制手指和手腕屈伸的肌群(例如:屈腕肌群、伸腕肌群、屈指肌群、伸指肌群),都會間接地影響月狀骨的運動和受力。例如,當我們用力握拳時,屈指肌群的收縮不僅使手指彎曲,也會通過肌腱的牽拉,影響腕骨的排列和月狀骨所承受的壓力。同樣地,在進行需要手腕穩定性的運動,如網球的反手拍或伏地挺身時,伸腕肌群和屈腕肌群的協同收縮,對於維持腕關節的穩定至關重要,而這也直接影響到月狀骨的受力模式。

 

此外,前臂的旋前(pronation)和旋後(supination)動作也會影響到腕骨的相對位置。在旋前時,橈骨會旋轉覆蓋在尺骨之上,這會輕微改變腕骨列的排列,進而影響月狀骨在腕關節中的位置和運動軌跡。長期的不良姿勢,例如長時間使用鍵盤滑鼠時手腕處於不正確的角度,或是運動時手腕缺乏足夠的支撐,都可能導致腕部肌肉的不平衡,進而增加月狀骨的異常受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月狀骨缺血性壞死的風險。因此,維持手腕周圍肌肉的平衡與良好的生物力學,對於保護月狀骨的健康至關重要。

 

疾病的自我檢查方式

 

以下是一些您可以自我檢查手腕狀況的方式,但請注意,這些方法僅供參考,如有任何疑慮,務必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診斷:

  •  
  • 觀察疼痛位置與性質: 注意手腕疼痛的位置是否主要在背側中央,疼痛的感覺是深層、鈍痛,還是有其他性質?
  •  
  • 活動度測試: 嘗試緩慢地將手腕向上(伸直)、向下(屈曲)、向拇指側(橈側偏)和小指側(尺側偏)活動,觀察是否有活動受限或疼痛加劇的情況,尤其在伸直的末端角度。
  •  
  • 握力測試: 比較雙手的握力是否有明顯差異。您可以嘗試握緊拳頭,或使用握力器進行簡單的測量。
  •  
  • 按壓測試: 輕輕按壓手腕背側,特別是位於中指延長線上、靠近手腕中央的區域(大約是月狀骨的位置),觀察是否有明顯的壓痛感。
  •  
  • 活動時的聲響: 注意在手腕活動時是否會發出喀喀聲或其他不尋常的聲響。
  •  
  • 屈腕擠壓測試(Finkelstein Test改良): 雖然此測試主要用於檢測媽媽手(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但有時腕部疼痛也可能互相影響。將拇指握在拳頭內,然後將手腕向小指側彎曲,觀察是否引起劇烈疼痛。若有,可能需要考慮其他腕部疾病。

 

需要鑑別診斷的其他疾病:

手腕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月狀骨缺血性壞死需要與以下疾病進行鑑別診斷:

  •  
  • 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 主要症狀為手指麻木、刺痛,尤其是在夜間。
  •  
  • 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 可能影響整個腕關節,疼痛範圍較廣,常伴隨晨間僵硬。
  •  
  •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為全身性發炎疾病,常侵犯多個關節,包括手腕。
  •  
  • 舟狀骨骨折(Scaphoid Fracture): 通常有明顯的外傷史,疼痛位置在拇指根部。
  •  
  •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TFCC Tear): 疼痛位置在小指側的手腕,旋轉手腕或做尺側偏動作時會加劇。
  •  
  • 其他腕部肌腱炎或滑囊炎(Wrist Tendonitis or Bursitis)。

 

如果您有上述任何症狀或疑慮,請務必諮詢骨科醫師或專業物理治療師,以獲得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建議。台北市有許多專業的物理治療所,如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能提供您專業的評估與物理治療服務。

 

常見的引發該疾病的原因

 

月狀骨缺血性壞死的確切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瞭,但研究認為可能與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有關。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被認為可能引發或增加該疾病風險的原因:

  •  
  • 重複性的手腕壓力與負重: 長時間或頻繁地進行需要手腕承受較大壓力的活動,例如某些特定的運動(體操、舉重、拳擊、羽球、網球等)中需要頻繁使用手腕發力或支撐身體重量的動作,或是某些需要重複性手腕勞動的工作(如建築工人、裝配線工人、長時間使用震動工具者),都可能對月狀骨造成微小的重複性損傷,長期下來可能影響其血液循環。
  •  
  • 單次性的手腕外傷: 雖然並非所有患者都有明顯的外傷史,但一次嚴重的手腕扭傷、骨折(特別是累及腕骨或影響腕部血管的骨折)或撞擊,可能直接損傷供應月狀骨的血管,導致血液供應中斷或受損。
  •  
  • 尺骨負變異(Ulnar Negative Variance): 這是一種解剖學上的變異,指的是尺骨相對於橈骨較短。在這種情況下,手腕承受壓力時,更多的力量會集中在橈骨側的腕骨,包括月狀骨,長期下來可能增加月狀骨的負擔和缺血風險。
  •  
  • 血管異常: 部分研究指出,某些個體可能存在先天性的月狀骨血管分布異常,導致其血液供應本身就比較脆弱,更容易受到壓力或輕微損傷的影響।
  •  
  • 全身性疾病: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Gout)等,可能會引起血管炎症,進而影響包括供應月狀骨在內的血管。此外,鐮刀型貧血症(Sickle Cell Anemia)等血液疾病也可能影響血液循環。
  •  
  • 骨骼代謝異常: 雖然證據尚不明確,但部分研究認為骨骼代謝異常可能在月狀骨缺血性壞死的發生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  
  • 使用皮質類固醇: 長期或高劑量使用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被認為是骨壞死的風險因素之一,雖然與月狀骨的相關性不如髖關節等部位明確,但仍需納入考量。
  •  
  • 吸菸: 吸菸會導致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理論上可能增加包括月狀骨在內的骨骼缺血風險。
  •  
  • 不明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月狀骨缺血性壞死的患者並沒有上述明顯的風險因素,病因可能更加複雜或與個體差異有關。

 

總之,月狀骨缺血性壞死的發生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了解這些潛在的原因,有助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採取更謹慎的手腕保護措施,並在出現相關症狀時及早尋求專業協助。在台北市,您可以諮詢專業的物理治療所,如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以獲得更深入的了解與評估。

 

物理治療方式

 

月狀骨缺血性壞死物理治療目標主要在於減輕疼痛和腫脹、維持或恢復手腕的活動度、增強周圍肌肉力量、改善功能,並教育患者如何保護手腕以減緩疾病進程。物理治療的方式會根據疾病的不同階段和患者的具體情況而有所調整。

 

急性期: 此階段的目標主要是減輕疼痛和發炎症狀,保護受損的月狀骨,避免進一步的壓力和損傷。

  • 動作治療(Movement Therapy):
    • 溫和的關節活動: 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進行輕柔的手指和手腕活動,以維持關節的潤滑和減少僵硬。例如:緩慢的手指伸直彎曲、輕柔的腕部旋轉(在沒有負重的情況下)。預備動作: 坐姿或站姿,手臂自然放鬆。描述動作本身: 緩慢且輕柔地進行手指和手腕的各個方向的活動,注意動作幅度不宜過大,以不引起疼痛為原則。注意事項: 避免任何會引起疼痛或增加壓力的動作。
  • 徒手治療(Manual Therapy):
    • 軟組織放鬆: 輕柔地按摩前臂和手部的肌肉,以減輕肌肉的緊張,促進血液循環。預備動作: 舒適的坐姿,將前臂放置在桌面上或治療師手中。描述動作本身: 治療師運用輕柔的手法,針對前臂屈肌群、伸肌群等進行按揉、滑動等技巧。注意事項: 避免直接按壓疼痛的月狀骨區域。
    • 被動關節活動: 治療師在無痛範圍內協助患者進行手腕的輕微活動,以維持關節的活動度。預備動作: 患者放鬆手腕。描述動作本身: 治療師輕柔地移動患者的手腕至各個方向的極限,並在無痛範圍內維持數秒。注意事項: 完全由治療師執行,患者應保持放鬆。
  • 輔助工具:
    • 冰敷: 每日數次,每次15-20分鐘,以減輕疼痛和腫脹。
    • 支撐護具: 使用腕部支撐護具,限制手腕的活動,保護月狀骨,減輕壓力。(預備動作: 將護具調整至合適的鬆緊度。)(描述動作本身: 確保護具能有效固定手腕,但不會過緊影響血液循環。)(注意事項: 遵循醫囑或物理治療師的建議穿戴。)

 

亞急性期: 當疼痛和腫脹逐漸減輕後,此階段的目標是恢復手腕的活動度,開始溫和地增強周圍肌肉力量。

  • 動作治療(Movement Therapy):
    • 主動關節活動: 患者在無痛範圍內主動進行各方向的手腕活動,逐漸增加活動幅度。例如:腕部屈曲伸直、橈尺側偏、前臂旋前旋後。(預備動作: 坐姿或站姿,手臂自然放鬆。)(描述動作本身: 患者主動緩慢地進行各方向的手腕活動,注意動作的流暢性。)(注意事項: 若出現疼痛應立即停止。)
    • 輕柔的伸展運動: 針對前臂和手腕的屈肌和伸肌進行輕柔的靜態伸展,維持肌肉的彈性。(預備動作: 選擇舒適的伸展姿勢。)(描述動作本身: 將肌肉伸展至感覺到輕微拉扯的程度,維持15-30秒,重複數次。)(注意事項: 避免過度伸展引起疼痛。)
  • 徒手治療(Manual Therapy):
    • 關節鬆動術: 物理治療師根據患者的情況,輕柔地鬆動腕關節和腕骨之間的關節,以改善關節活動度和減輕疼痛。預備動作: 患者放鬆手腕,治療師評估關節活動受限的方向。(描述動作本身: 治療師運用特定的手技巧,在無痛範圍內對腕關節或腕骨施加輕柔、持續或節律性的力量。)(注意事項: 應由專業物理治療師執行。)
    • 軟組織鬆動術: 進一步放鬆前臂和手部的軟組織,改善局部循環和減少肌肉筋膜的限制。預備動作: 同急性期軟組織放鬆。(描述動作本身: 治療師可能會使用更深層的按摩、筋膜鬆動等技巧。)(注意事項: 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調整力度。)
  • 運動治療:
    • 等長收縮運動: 在不引起關節活動的情況下,進行手腕周圍肌肉的等長收縮,以維持肌力。例如:手腕屈曲、伸直、橈尺側偏的抗阻力靜態收縮。(預備動作: 將手腕置於中立位。)(描述動作本身: 對抗外力進行肌肉收縮,但不產生關節移動,維持數秒。)(注意事項: 保持呼吸順暢,避免憋氣。)

 

慢性期: 此階段的目標是進一步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手腕的功能,並指導患者進行日常生活和運動中的手腕保護。

  • 動作治療(Movement Therapy):
    • 進階的伸展運動: 在活動度和疼痛允許的情況下,逐漸增加伸展的強度和時間。
    • 功能性動作訓練: 模擬日常生活和運動中需要使用手腕的動作,逐步提高手腕的負重能力和控制能力。例如:模擬提水壺、開門、拿取物品等動作。(預備動作: 根據模擬的動作選擇合適的起始姿勢。)(描述動作本身: 緩慢且有控制地完成動作,注意手腕的穩定性。)(注意事項: 從輕負重開始,逐步增加。)
  • 徒手治療(Manual Therapy):
    •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繼續進行關節鬆動術和軟組織鬆動術,以維持最佳的關節活動度和軟組織彈性。
  • 運動治療:
    •  
    • 等張收縮運動: 使用輕重量的啞鈴、彈力帶等進行手腕屈曲、伸直、橈尺側偏、前臂旋前旋後的抗阻力訓練,逐步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預備動作: 選擇合適的阻力和起始姿勢。)(描述動作本身: 全範圍、有控制地完成動作,注意發力部位和動作的正確性。)(注意事項: 從低次數、輕重量開始,逐步增加。)
    •  
    • 本體感覺訓練: 訓練手腕的穩定性和協調性,例如使用平衡板或進行需要手腕精細控制的活動。(預備動作: 選擇穩定的站姿或坐姿。)(描述動作本身: 在不穩定的平面上維持手腕的穩定,或進行需要精細手部動作的練習。)(注意事項: 注意安全,避免跌倒或再次受傷。)
  •  
  • 運動處方: 物理治療師會根據患者的運動目標和手腕狀況,設計個性化的運動治療方案,包括運動種類、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

 

在整個物理治療過程中,物理治療師會持續評估患者的進展情況,並根據需要調整治療計畫。患者的積極參與和配合對於物理治療的成功至關重要。台北市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擁有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團隊,能為您提供全面的月狀骨缺血性壞死****物理治療服務。

 

自我保健運動

 

以下是一些您可以在家中進行的簡單自我保健運動,以幫助緩解手腕疼痛和維持功能:

  • 手腕伸展:
    •  
    • 屈曲伸展: 將手臂向前伸直,手掌朝下,用另一隻手輕輕將手指拉向地面,感覺前臂伸展,維持15-30秒。然後,將手掌朝上,用另一隻手輕輕將手指拉向身體,感覺前臂另一側伸展,維持15-30秒。重複數次。
    •  
    • 橈尺側偏伸展: 將手臂向前伸直,手掌朝下,輕輕地將手腕向拇指側彎曲,感覺手腕外側伸展,維持15-30秒。然後,輕輕地將手腕向小指側彎曲,感覺手腕內側伸展,維持15-30秒。重複數次。
  •  
  • 前臂旋轉伸展:
  •  
    • 將手臂彎曲90度,手掌朝上,然後緩慢地將手掌轉向下,感覺前臂旋轉,維持數秒。再緩慢地將手掌轉回朝上的位置,重複數次。
  •  
  • 按摩:
    •  
    • 使用按摩小球: 將按摩小球放在疼痛的前臂肌肉上,輕輕滾動按摩,尋找壓痛點,在壓痛點停留數秒。
    •  
    • 使用泡棉滾筒(Foam Roller): 將前臂放在泡棉滾筒上,輕輕滾動按摩前臂的屈肌和伸肌群。
  •  
  • 溫和的手部活動:
    •  
    • 握拳與放鬆:緩慢地握緊拳頭,然後慢慢鬆開,重複數次。
    •  
    • 手指伸直與彎曲:將手指完全伸直,然後緩慢彎曲成拳頭,重複數次。

 

注意事項: 進行自我保健運動時,應以不引起明顯疼痛為原則。如果運動過程中感到疼痛加劇,應立即停止並諮詢專業物理治療師。這些自我保健運動可以作為物理治療的輔助,幫助您更好地管理月狀骨缺血性壞死的症狀。

 

採用正確的姿勢、運動與動作來協助恢復

 

在日常生活中維持正確的姿勢、運動方式和動作模式,對於月狀骨缺血性壞死的恢復和預防復發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

  • 維持手腕中立位:
    •  
    • 日常活動: 在使用電腦、手機或其他工具時,盡量保持手腕處於自然、放鬆的中立位置,避免過度的屈曲、伸直或側偏。可以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滑鼠墊和鍵盤托架來支撐手腕 。
    •  
    • 提重物: 提重物時,盡量使用前臂和手臂的力量,避免單純用手腕發力。可以考慮分次提取,減輕單次負重。
    •  
    • 睡眠: 睡覺時避免壓迫手腕,可以選擇側睡或仰睡,並確保手腕處於舒適的位置。
  •  
  • 避免重複性和過度的手腕動作:
    • 盡量減少需要頻繁或長時間重複手腕活動的工作或運動。如果無法避免,應適時休息,進行手腕的伸展和放鬆。
    • 在進行運動時,注意動作的正確性,避免手腕過度受力。例如,在做伏地挺身時,可以嘗試使用拳頭支撐,以減輕手腕的壓力。
  • 使用輔助工具:
    • 在進行可能對手腕造成壓力的活動時,可以考慮使用腕部支撐護具提供額外的保護和穩定性。
    • 對於需要長時間握持的工具,可以選擇握柄較粗、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產品,以分散手腕的壓力 。
  • 運動模式調整:
    • 如果您是運動愛好者,可以與物理治療師討論,調整您的運動方式和強度,避免過度使用手腕的運動。可以考慮進行一些對手腕壓力較小的替代運動。
    • 在進行涉及手腕的運動前,務必進行充分的熱身,包括手腕的各方向活動和輕柔伸展。運動後也要進行適當的冷卻放鬆。
  • 注意身體其他部位的姿勢:
    • 不良的肩頸或上背部姿勢可能會間接影響到手腕的受力。保持良好的整體姿勢,有助於分散身體的壓力,減輕手腕的負擔。
    • 長時間坐姿工作時,注意維持正確的坐姿,確保肩部放鬆,手臂自然下垂,手腕保持中立。
  • 避免代償動作:
    •  
    • 當手腕感到疼痛或無力時,身體可能會出現代償動作,例如用手臂或肩膀的力量來代替手腕的動作,這可能會導致其他部位的肌肉疲勞或受傷。意識到這些代償動作並加以避免,有助於保護手腕並促進恢復。物理治療師會指導您正確的發力方式和避免代償的技巧。例如,在提舉物品時,應注意保持手腕的穩定,不要過度彎曲或伸直。
    •  
    • 在進行運動治療時,也應注意按照物理治療師的指導進行,確保正確的肌肉發力,避免使用其他肌肉群代償。

 

透過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這些良好的姿勢、運動和動作習慣,您可以有效地減輕月狀骨的壓力,促進其恢復,並降低復發的風險。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提供更詳細和個性化的建議。

 

物理治療師的小叮嚀

 

月狀骨缺血性壞死是一種需要長期關注和管理的疾病。早期發現、及時診斷和積極的物理治療介入至關重要。請記住,保護您的手腕,避免過度的壓力和重複性動作。維持良好的姿勢,適當休息,並配合物理治療師的指導進行運動治療和自我保健運動。如果您在台北市尋求專業的物理治療協助,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隨時為您提供服務,幫助您擺脫「腕」疾之苦,重拾健康的生活。

 

問與答

 

  • 問題一: 月狀骨缺血性壞死會自己好嗎? 答案: 月狀骨缺血性壞死通常不會自行痊癒,若不加以處理,可能會導致疼痛加劇和功能障礙。
  • 問題二: 物理治療對於月狀骨缺血性壞死有幫助嗎? 答案: 物理治療可以有效減輕疼痛、維持或恢復活動度、增強周圍肌肉力量,並指導患者保護手腕,延緩疾病進程。
  • 問題三: 月狀骨缺血性壞死的治療一定要開刀嗎? 答案: 早期的月狀骨缺血性壞死可以先嘗試保守治療,包括物理治療、休息和使用護具。若保守治療無效或疾病進展,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 問題四: 物理治療需要多久才會有效果? 答案: 效果因人而異,取決於疾病的階段、個人情況和配合程度。通常需要持續數週至數月的物理治療才能看到明顯改善。
  • 問題五: 日常生活中應該避免哪些手腕動作? 答案: 應盡量避免重複性、過度的手腕彎曲、伸直和側偏動作,以及需要手腕承受較大壓力的活動。
  • 問題六: 使用護腕對月狀骨缺血性壞死有幫助嗎? 答案: 護腕可以提供支撐和限制手腕活動,減輕月狀骨的壓力,在急性期或進行活動時可能有幫助,但應遵循醫囑或物理治療師的建議使用。
  • 問題七: 除了物理治療,還有其他保守治療方法嗎? 答案: 其他保守治療方法可能包括休息、口服止痛藥、類固醇注射等,應由醫師評估後決定。

 

專業協助

 

如果您正受到手腕疼痛的困擾,懷疑自己可能罹患月狀骨缺血性壞死(Kienböck’s Disease),或者已經確診並希望尋求專業的物理治療協助,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是您值得信賴的選擇。我們的物理治療師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能為您提供詳細的評估、個性化的運動治療方案以及專業的徒手治療。我們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183號2樓,歡迎您來電預約諮詢,電話是02-27177600。您也可以通過我們的社群平台了解更多資訊:

讓我們幫助您擺脫手腕疼痛,重拾靈活健康的生活!#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黃博靖物理治療師 #月狀骨缺血性壞死 #運動治療 #物理治療 #台北市物理治療 #台北市物理治療所

 

參考資料

 

  • Textbook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
  • essentials-of-physical-medicine-and-rehabilitation-musculoskeletal-disorders-pain-and-rehabilitation-4e-2018
  • Magee 6 Orthopedic Physical Assessment- David J.
  • Management of Common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by Hertling
  • Orthopaedic Physical Therapy
  • Therapeutic Exercise Foundations and Technique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