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衛教資訊 > 自我放鬆肌肉區,包含伸展與使用泡棉滾筒 > 手肘與前臂
文章分類Article
深入了解伸腕橈側短肌激痛點與轉移痛! 告別「網球肘」
前言
是否常常感到手肘外側疼痛,甚至延伸到手背和手指?你可能正受「網球肘」所苦,但你知道嗎? 伸腕橈側短肌(ECRB) 可能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這條肌肉的激痛點經常被忽略,卻是造成許多人手肘疼痛的元兇。 伸腕橈側短肌 的問題不只影響運動員,許多日常動作也可能讓 伸腕橈側短肌 緊繃,進而產生激痛點。了解 伸腕橈側短肌 ,才能有效擺脫疼痛。伸腕橈側短肌 是您需要認識的重要肌肉。
個案分享
王小姐是一位熱愛手作的設計師,最近幾個月她開始感到右側手肘外側疼痛,甚至連拿起滑鼠都覺得困難。她起初以為是滑鼠用太久造成的,休息幾天後,疼痛依舊沒有改善,甚至開始延伸到手背。經過檢查,發現她的 伸腕橈側短肌 有明顯的激痛點,並且產生了轉移痛。經過物理治療和自我保健後,王小姐的疼痛明顯減輕,終於可以再次享受創作的樂趣。
肌肉介紹
伸腕橈側短肌(ECRB) 位於前臂背側,主要功能是協助手腕伸直,並且帶有橈側偏移(radial deviation)的動作。 伸腕橈側短肌 起於肱骨外上髁,向下延伸至第三掌骨底。由於 伸腕橈側短肌 在手腕動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加上現代人頻繁使用3C產品或重覆性手部工作,因此 伸腕橈側短肌 非常容易產生激痛點。
肌肉的生物力學與肌動學
伸腕橈側短肌(ECRB) 的生物力學和肌動學相當複雜,它不僅參與手腕的伸直動作,也影響著前臂的穩定性。當 伸腕橈側短肌 收縮時,它會將手腕背屈(wrist extension),同時也會將手腕往橈側偏移(radial deviation)。這個動作在日常生活中相當常見,例如:打字、使用滑鼠、舉起水杯、開門把等,都需要 伸腕橈側短肌 的參與。
在運動方面, 網球的反手拍動作,需要強大的腕伸肌群來穩定手腕,並產生擊球的力量, 伸腕橈側短肌 在此扮演重要角色。高爾夫球的揮桿, 伸腕橈側短肌 則需要快速地收縮,來控制桿頭的方向。重訓時,舉起啞鈴或槓鈴時, 伸腕橈側短肌 需要等長收縮,來穩定手腕的姿勢。
在不良姿勢方面,長時間的腕部屈曲和前臂旋前姿勢,會讓 伸腕橈側短肌 長期處於縮短狀態,容易產生激痛點。例如,長時間低頭滑手機、或是過度使用鍵盤滑鼠,都會讓 伸腕橈側短肌 處於不自然的狀態,容易導致疲勞和緊繃。另外,當前臂的旋前肌群(pronator muscle)過於緊繃時,也會間接影響到 伸腕橈側短肌 的張力,因為旋前肌群會與 伸腕橈側短肌 在前臂相互拮抗,當旋前肌群過於緊繃時, 伸腕橈側短肌 則需要更大的力量來維持手腕的穩定性,因而容易產生激痛點。
錯誤的動作模式,例如用手腕去提重物,而非手臂和核心的力量,會讓 伸腕橈側短肌 過度負擔。錯誤的抓握方式,像是抓握太大的物體,或是過度偏向尺側的抓握,都會增加 伸腕橈側短肌 的負擔,導致激痛點的產生。
肌肉是否壓迫神經
伸腕橈側短肌 本身並不直接壓迫主要神經,但其激痛點可能會影響周圍的結構。在少數情況下,當 伸腕橈側短肌 的肌肉張力過高時,可能會壓迫到位於其下方的橈神經淺支(superficial branch of the radial nerve)。
當橈神經淺支受到壓迫時,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 前臂背側的麻木或刺痛感
- 手背橈側的感覺異常,特別是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區域
- 有時會延伸到手腕背側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症狀與頸椎神經壓迫或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類似,需要經過專業評估才能確診。
激痛點位置
伸腕橈側短肌 的激痛點通常位於肌肉中段,靠近肱骨外上髁下方約2-3公分處。具體來說,激痛點可能出現在以下位置:
- 肱骨外上髁下方: 這是最常見的激痛點位置,通常位於肌肉的起點附近。
- 肌肉腹部: 激痛點可能出現在 伸腕橈側短肌 的肌肉中段,也就是前臂背側的肌肉隆起處.
- 靠近橈骨處: 有時候激痛點會比較靠近橈骨,尤其是在肌肉與骨頭的交界處.
自我檢查方法:
- 將手肘伸直,手掌向下。
- 用另一隻手觸摸手肘外側的骨頭凸起處(肱骨外上髁)。
- 在骨頭凸起下方2-3公分處,用手指按壓前臂背側的肌肉。
- 若按壓到有明顯壓痛、痠脹感,甚至觸發轉移痛,則可能存在激痛點.
轉移痛模式
伸腕橈側短肌 的轉移痛模式較為獨特,主要會將疼痛轉移到以下部位:
- 手肘外側: 這是最常見的轉移痛區域,也是俗稱「網球肘」的疼痛部位.
- 前臂背側: 疼痛可能向下延伸到前臂背側,呈現一條線狀的疼痛感.
- 手背橈側: 疼痛可能延伸至手背的橈側區域,包括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區域.
- 手腕背側: 疼痛也可能擴散至手腕背側,讓人感到手腕僵硬和疼痛.
- 大拇指根部
這種轉移痛模式通常會讓人誤以為是關節或神經問題,但其實是 伸腕橈側短肌 的激痛點所造成的。
常見的引發肌肉激痛點的錯誤用力方式與姿勢
許多日常活動都可能導致 伸腕橈側短肌 產生激痛點,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錯誤用力方式與姿勢:
- 重覆性的手腕伸直動作: 這是在生活中最常見的激痛點原因。例如:長時間打字、使用滑鼠、從事手工藝活動,或是需要重複手腕伸直的運動,如網球、羽毛球等。這些活動會使 伸腕橈側短肌 反覆收縮,造成肌肉疲勞和激痛點的產生。
- 過度用力的抓握動作: 抓握過重或過大的物體,或是抓握時手腕姿勢不良,例如:提重物、擰毛巾、搬運箱子等,都會增加 伸腕橈側短肌 的負擔,導致肌肉緊繃和激痛點. 尤其是當手腕處於伸直或橈側偏移的位置時, 伸腕橈側短肌 需要更大的力量來穩定手腕,更容易產生激痛點。
- 不良的姿勢: 長時間的姿勢不良,如:前臂旋前、手腕屈曲,或是肘部過度伸直,都容易讓 伸腕橈側短肌 處於不自然的狀態。例如:長時間滑手機、操作電腦、寫字等,都可能導致 伸腕橈側短肌 處於持續的收縮或拉長狀態,進而產生激痛點。
- 運動傷害: 在運動中,如果手腕受到撞擊、拉傷,或是過度使用,都可能導致 伸腕橈側短肌 受傷和產生激痛點。例如,在網球、羽毛球等運動中,如果擊球姿勢不正確或沒有適當的暖身,容易導致肌肉拉傷或疲勞。
- 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常見的因素外,一些全身性的問題也可能導致 伸腕橈側短肌 產生激痛點。例如:身體脫水、營養不良、睡眠不足、壓力過大、內分泌失調,或是其他系統性疾病等,都可能影響肌肉的健康,進而產生激痛點。此外,上斜方肌、棘上肌、肱橈肌、旋後肌 等肌肉的激痛點也可能誘發 伸腕橈側短肌 的激痛點。
轉移痛的鑑別診斷
伸腕橈側短肌 的轉移痛模式與其他一些疾病或問題的症狀相似,需要進行鑑別診斷,以排除其他可能性:
- 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網球肘是指肱骨外上髁的肌腱發炎,與 伸腕橈側短肌 的激痛點的症狀相似,都會引起手肘外側疼痛。關鍵差異在於網球肘的疼痛點主要集中在骨頭凸起處,而 伸腕橈側短肌 的激痛點則位於肌肉中。另外,網球肘通常會出現手腕伸直時的疼痛,而 伸腕橈側短肌 的轉移痛可能延伸至手背或手指。
- 橈隧道症候群: 橈隧道症候群是指橈神經在肘部受到壓迫,也可能引起手肘外側疼痛和前臂背側的感覺異常。與 伸腕橈側短肌 的轉移痛不同的是,橈隧道症候群的症狀通常會延伸到手背的橈側區域,並且可能出現手腕和手指的無力感。
- 頸椎神經壓迫: 頸椎神經壓迫可能會引起手臂和手的放射痛,與 伸腕橈側短肌 的轉移痛相似。關鍵差異在於頸椎神經壓迫通常會伴隨頸部疼痛和活動受限,並且症狀可能延伸到肩膀和上背部。
- 退化性關節炎: 手肘或手腕的退化性關節炎也可能引起局部疼痛,但與 伸腕橈側短肌 的轉移痛不同的是,關節炎通常會出現關節僵硬和活動受限,並且疼痛在活動時會加劇。
如果嘗試自我放鬆與保健方式都無效,可能是其他的疾病或問題引發,請洽詢醫療人員。
自我保健
針對 伸腕橈側短肌 的激痛點,可以透過以下自我保健方式來緩解疼痛:
-
伸展運動: 伸展 伸腕橈側短肌 可以幫助放鬆肌肉,減輕緊繃和疼痛。
- 手腕屈曲伸展: 將手肘伸直,手掌向下。用另一隻手輕輕將手腕向下壓,使手背朝向自己,維持15-30秒,重複數次。
- 前臂旋前伸展: 將手肘伸直,手掌向下。用另一隻手輕輕將手腕向下壓,使手背朝向自己,同時前臂向內旋轉,使拇指朝下,維持15-30秒,重複數次。
-
按摩: 按摩可以幫助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減輕激痛點的疼痛。
- 手指按摩: 用手指按壓 伸腕橈側短肌 的激痛點位置,以輕柔的力道畫圈按摩,每次按摩3-5分鐘。
- 按摩球或滾筒按摩: 將按摩球或滾筒放在前臂背側的肌肉上,來回滾動按摩,每次按摩5-10分鐘。
- 熱敷或冰敷: 在急性疼痛期,可以使用冰敷來減輕炎症反應。在慢性疼痛期,可以使用熱敷來放鬆肌肉。
- 休息: 避免重複進行會引發疼痛的活動,讓肌肉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採用正確的姿勢與動作來避免該肌肉疼痛與緊繃
除了自我保健,日常生活中的正確姿勢和動作也至關重要,能有效預防 伸腕橈側短肌 再次產生激痛點:
-
電腦工作姿勢:
- 螢幕高度: 將螢幕調整至眼睛平視或略低的位置,避免頭部前傾,導致頸部和肩部肌肉緊張,進而影響到手臂肌肉。
- 鍵盤和滑鼠位置: 將鍵盤和滑鼠放置在舒適的位置,使手腕保持自然姿勢,避免過度伸直或屈曲。手肘應彎曲約90度,並貼近身體。
- 椅子高度: 調整椅子高度,使雙腳可以平放於地面,膝蓋和髖部彎曲約90度。
- 休息: 每工作30分鐘,應休息數分鐘,讓眼睛和手臂肌肉得到放鬆。可以起身走動、伸展手腕或頸部。
- 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設備: 如果需要長時間使用電腦,建議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鍵盤、滑鼠和滑鼠墊,以減少手腕和手臂的壓力。
-
日常活動:
- 提重物: 避免用手腕去提重物,應將重物靠近身體,並利用手臂和核心力量。
- 抓握: 抓握物體時,應避免抓握過重或過大的物體。使用工具時,應選擇適合手型的工具,避免過度用力。
- 避免長時間重複性動作: 若需要從事重複性手部活動,應適時休息,並變換動作,以減輕肌肉的負擔。
-
運動:
- 暖身: 在運動前,應進行充分的暖身運動,以提高肌肉的彈性和柔軟度,減少受傷的風險。
- 正確姿勢: 在運動時,應注意姿勢的正確性,避免錯誤用力或過度使用。
- 適度休息: 運動後,應給予肌肉適度的休息,讓肌肉有足夠的時間恢復。
-
睡眠:
- 避免壓迫: 睡眠時,應避免手臂或手腕長時間受到壓迫。
- 枕頭高度: 選擇合適的枕頭高度,以維持頸椎的自然曲線,避免頸部和肩部肌肉緊張,進而影響到手臂肌肉。
透過以上方式,可以有效減少 伸腕橈側短肌 的負擔,預防激痛點的產生,並維持肌肉的健康。
物理治療師的小叮嚀
伸腕橈側短肌 的問題看似小,卻可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若您發現自己有手肘外側疼痛、手背痠麻等症狀,請務必尋求專業的物理治療師進行評估。及早介入治療,可以有效緩解疼痛,避免慢性化。同時,也別忘了調整日常姿勢和動作,才能徹底擺脫 伸腕橈側短肌 的困擾。
問與答
- 問: 伸腕橈側短肌的激痛點會影響到其他部位嗎? 答: 是的,伸腕橈側短肌的激痛點會引起轉移痛,常見的轉移痛部位包括手肘外側、前臂背側、手背橈側和手腕背側。
- 問: 如何自我檢查伸腕橈側短肌是否有激痛點? 答: 將手肘伸直,手掌向下,按壓手肘外側的骨頭凸起下方2-3公分處的前臂肌肉,若按壓到有明顯壓痛、痠脹感,甚至觸發轉移痛,則可能存在激痛點。
- 問: 網球肘和伸腕橈側短肌的激痛點有什麼不同? 答: 網球肘是指肱骨外上髁的肌腱發炎,疼痛點主要集中在骨頭凸起處,而伸腕橈側短肌的激痛點則位於肌肉中。
- 問: 哪些運動容易引發伸腕橈側短肌的激痛點? 答: 重複性手腕伸直的運動,如網球、羽毛球等,或是過度使用手腕的運動,都容易引發伸腕橈側短肌的激痛點。
- 問: 伸展和按摩對伸腕橈側短肌的激痛點有幫助嗎? 答: 是的,適當的伸展和按摩可以幫助放鬆肌肉,減輕緊繃和疼痛,進而改善激痛點的問題。
- 問: 姿勢不良會影響到伸腕橈側短肌嗎? 答: 是的,長時間的姿勢不良,如:前臂旋前、手腕屈曲,都容易讓伸腕橈側短肌處於不自然的狀態,導致激痛點產生。
- 問: 伸腕橈側短肌的激痛點需要多久才能改善? 答: 改善時間因人而異,通常透過適當的治療和自我保健,可以在幾週內獲得改善。若症狀持續未改善,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參考文獻
-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 Orthopaedic Physical Therapy
-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 The Lower Extremities
- TriggerPointManualUpper
- myofascial-manipulation-theory-and-clinical-application
專業協助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提供專業的徒手治療、運動治療等服務,針對 伸腕橈側短肌 的激痛點問題,我們能提供個人化的治療計畫,協助您有效緩解疼痛,重拾健康生活。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183號2樓,02-27177600
FB:https://www.facebook.com/ajwkptc
IG:https://www.instagram.com/ajwk_physiotherapy/
LINE@:https://lin.ee/lQJBPXL 加入官方LINE,線上預約與獲得更多資訊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黃博靖物理治療師 #triggerpoint #激痛點 #referrelpain #轉移痛 #伸腕橈側短肌 #EC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