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擲肘 Thrower's Elbow

揮別投擲的痛楚!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助您重拾強投身手

告別惱人的投擲肘,專業物理治療引導您安全回歸運動場!

 

目錄

  1. 前言
  2. 個案分享
  3. 疾病的介紹
  4. 疾病所在位置的解剖與關節的生物力學與肌動學
  5. 疾病的自我檢查方式
  6. 常見的引發該疾病的原因
  7. 物理治療方式
  8. 自我保健運動
  9. 採用正確的姿勢、運動與動作來協助恢復
  10. 物理治療師的小叮嚀
  11. 問與答
  12. 專業協助
  13. 參考資料

 

投擲時肘部總是隱隱作痛?握力好像也變差了?甚至連轉門把都感到不適?

 

您是否因為這些困擾而無法盡情享受投擲的樂趣?這些很有可能是「投擲肘」(Thrower’s Elbow)找上門的徵兆。「投擲肘」不僅是運動員常見的困擾,也可能影響到日常生活的許多細節。想要擺脫「投擲肘」的困擾,重拾健康無痛的生活嗎?就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投擲肘」並透過專業的物理治療來改善吧!在台北市尋求專業的物理治療協助,「投擲肘」的您並不孤單,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將是您值得信賴的夥伴。

 

個案分享:棒球投手小李的投擲肘困擾

 

熱愛棒球的小李是一名充滿潛力的投手,近期卻因為肘部外側的疼痛而困擾不已。每次投球加速期,肘部都會傳來尖銳的疼痛,讓他無法使出全力,甚至影響到投球的準確性。起初他以為只是運動後的肌肉痠痛,但休息幾天後,疼痛感依舊沒有減輕,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像是提重物、擰毛巾時,肘部外側也會感到不適,握力也明顯下降。焦急的小李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了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經過黃博靖物理治療師詳細的評估後,確認小李是典型的「投擲肘」(Thrower’s Elbow),也就是俗稱的網球肘(Tennis Elbow),由於他投球的動作模式與網球的反手拍類似,導致肘部外側肌腱承受過度的壓力。黃物理治療師為小李制定了詳細的物理治療計畫,包含疼痛控制、軟組織放鬆、肌力訓練以及投球動作的調整。經過一段時間的運動治療和徒手物理治療後,小李的肘部疼痛明顯減輕,握力也逐漸恢復,更重要的是,在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調整投球動作,讓他能夠更有效率且 सुरक्षित 地回到他熱愛的棒球場上。

 

疾病的介紹:認識惱人的投擲肘(Thrower’s Elbow)

 

投擲肘」(Thrower’s Elbow),在醫學上更常被稱為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或肱骨外上髁肌腱病變(Lateral Humeral Epicondylopathy),俗稱網球肘(Tennis Elbow)。雖然名稱有「網球」,但實際上,任何需要重複使用手腕和手臂肌肉的活動都可能導致此疾病,尤其是在投擲運動中,由於需要快速且強力的伸直手腕和彎曲手肘,更容易使相關的肌腱過度使用而產生發炎或退化。

 

常見的症狀與徵象(Symptom and Sign):

投擲肘」最主要的症狀是肘部外側(肱骨外上髁)的疼痛,這個區域通常會有明顯的壓痛感。疼痛可能會向下延伸到前臂的背側,甚至影響到手腕。其他常見的症狀與徵象包括:

  • 握力下降:由於控制手腕伸直的肌肉力量減弱,患者可能會感到握力不足。
  • 活動受限:在某些動作下,例如手腕伸直、前臂旋後或握拳時,疼痛可能會加劇,導致活動受限。
  • 僵硬感:在早晨或長時間休息後,肘部可能會感到僵硬。
  • 特定動作誘發疼痛:例如轉動門把、提起水壺、使用螺絲起子等需要手腕伸直和前臂旋後的動作都可能誘發疼痛。

 

疾病的分級(Grading):

雖然沒有統一且廣泛使用的「投擲肘」分級系統,但臨床上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可能會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功能受限程度以及檢查結果來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以便制定合適的治療計畫。一種常見的評估方式是根據疼痛發生的時機和活動程度:

  • 輕度:在劇烈活動後或特定動作下才會感到輕微疼痛,休息後可緩解,對日常生活功能影響不大。
  • 中度:在日常活動中或較輕微的運動下也會感到疼痛,休息後可部分緩解,會影響到部分日常生活功能。
  • 重度:持續性的肘部外側疼痛,即使在休息時也無法完全緩解,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可能伴隨明顯的功能障礙和握力下降。

 

另一種分級方式則著重在肌腱病變的程度,這通常需要透過影像學檢查(如超音波)來輔助判斷。

 

無論是哪種分級,及早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如骨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的評估和治療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台北市,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專業團隊能夠為您提供精準的評估與個人化的物理治療方案。

 

疾病所在位置的解剖與關節的生物力學與肌動學:深入了解投擲肘的肌骨奧秘

 

要了解「投擲肘」的成因與治療,必須先認識肘關節周圍的解剖構造以及在活動時的生物力學與肌動學。肘關節主要由三個關節組成:肱尺關節(ulnohumeral joint)、肱橈關節(radiohumeral joint)以及近端橈尺關節(proximal radioulnar joint)。其中,肱尺關節主要負責肘部的屈曲(flexion)與伸直(extension),肱橈關節除了參與屈伸外,也與前臂的旋轉(pronation/supination)有關,而近端橈尺關節則專責前臂的旋轉動作。

 

投擲肘」主要影響的是附著於肱骨外上髁(lateral epicondyle of humerus)的一群伸腕肌群的肌腱。這群肌肉主要負責手腕的伸直(wrist extension)、前臂的旋後(supination)以及在抓握時穩定手腕的功能。其中,最常受到影響的肌肉是短橈側伸腕肌(extensor carpi radialis brevis, ECRB)。其他可能受影響的肌肉包括長橈側伸腕肌(extensor carpi radialis longus, ECRL)、尺側伸腕肌(extensor carpi ulnaris, ECU)以及指總伸肌(extensor digitorum)。這些肌肉的肌腱在肱骨外上髁處匯集並附著,這個附著點稱為總伸肌腱(common extensor tendon)。

 

關節的生物力學與肌動學:投擲動作的肘部挑戰

在投擲動作中,特別是棒球、網球等需要大幅度揮動手臂的運動,肘關節承受著複雜且高速的生物力學應力。以棒球投球為例:

  1. 預備期(Wind-up): 此階段肘關節相對放鬆,主要由下肢和軀幹產生動能。
  2. 抬腿期(Early Cocking): 肩關節外展和外旋,肘關節開始彎曲。此時,伸腕肌群開始協同作用,穩定手腕。
  3. 後期抬腿期(Late Cocking): 肩關節達到最大的外旋角度,肘關節彎曲約90度。此時,伸腕肌群處於高度張力狀態,以抵抗手腕在快速的肩部旋轉下產生的屈曲力矩。
  4. 加速期(Acceleration): 這是投擲動作中對肘部壓力最大的階段。身體的動能從下肢、軀幹傳遞到上肢,肩關節快速內旋和內收,帶動肘關節快速伸直,同時手腕需要保持穩定並做出爆發性的動作。在這個過程中,附著於肱骨外上髁的伸腕肌群需要強力的收縮,以控制手腕的伸直並抵抗投球時產生的巨大離心力。重複且高強度的收縮,加上快速的肘部伸直,使得總伸肌腱在肱骨外上髁的附著處承受極大的牽拉應力,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肌腱的微小撕裂和損傷。
  5. 減速期(Deceleration): 投球結束後,伸腕肌群和屈肘肌群(如肱二頭肌、肱肌、肱橈肌)需要協同作用,吸收投球產生的動能,以保護肘關節免於過度的衝擊。

 

在網球的反手拍動作中,特別是單手反拍,其動作模式與投擲的加速期有相似之處。在擊球瞬間,需要快速地伸直肘關節並穩定手腕,這同樣會對肱骨外上髁的伸腕肌群造成壓力。

 

錯誤的投擲姿勢、不正確的發力方式、過度的訓練量、缺乏適當的熱身和收操,以及相關肌肉力量不足或不平衡等因素,都會增加肱骨外上髁肌腱承受的壓力,進而提高「投擲肘」發生的風險。例如,如果在投擲過程中,過度依賴手臂的力量而忽略下肢和軀幹的協同發力,會使得手臂肌肉承受更大的負擔。又或者,在手腕伸直時,如果沒有足夠的肌肉力量來維持穩定,也容易導致肌腱過度拉伸。

 

因此,了解肘關節的解剖構造和在投擲動作中的生物力學特性,有助於我們理解「投擲肘」的發生機制,並針對性地制定物理治療和預防策略。在台北市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我們的物理治療師會仔細評估您的動作模式和肌肉骨骼狀況,找出潛在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客製化的運動治療方案。

 

疾病的自我檢查方式:初步判斷您是否可能罹患投擲肘

 

您可以透過以下幾個簡單的動作或症狀來初步判斷自己是否可能罹患「投擲肘」:

  • 肱骨外上髁壓痛測試:用手指按壓肘部外側的骨頭凸起處(肱骨外上髁),如果感到明顯的壓痛,則可能是「投擲肘」的徵兆。
  • 主動伸腕測試(Cozen's Test):將手肘伸直,前臂旋前(掌心向下),然後嘗試用力伸直手腕,同時物理治療師或您自己用另一隻手抵抗這個動作。如果肘部外側感到疼痛,則測試結果可能為陽性。
  • 被動伸腕測試(Mill's Test):將手肘伸直,前臂旋前,然後物理治療師或您自己將患者的手腕被動地彎曲(手指向下)。如果肘部外側感到疼痛,則測試結果可能為陽性。
  • 中指伸直阻力測試(Maudsley's Test):將手肘伸直,前臂旋後(掌心向上)。物理治療師或您自己抵抗患者伸直中指的動作,將阻力施加在中指的近端指骨上。如果肱骨外上髁感到疼痛,則測試結果可能為陽性।
  • 握力測試:比較患側和健側的握力,如果患側握力明顯下降,且在用力握拳時肘部外側感到疼痛,則可能需要注意。

 

需要鑑別診斷的其他疾病:

肘部外側疼痛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需要與「投擲肘」進行鑑別診斷,包括:

  • 橈隧道症候群(Radial Tunnel Syndrome):這是橈神經在肘部受到壓迫引起的,疼痛位置可能與「投擲肘」相似,但通常更偏向遠端前臂,且可能伴隨感覺異常。
  • 頸椎神經根病變(Cervical Radiculopathy):來自頸椎的神经壓迫也可能導致放射性的手臂疼痛,需要檢查頸椎的活動度和神經學症狀。
  • 肘關節骨關節炎(Elbow Osteoarthritis):雖然較少發生在肘部外側,但仍需考慮,特別是老年患者。
  • 肱橈關節滑膜皺襞症候群(Posterolateral Plica Syndrome):這是肘部外側滑膜皺襞肥厚或發炎引起的疼痛।

 

請注意,以上自我檢查僅為初步判斷,不能取代專業醫療診斷。如果您懷疑自己可能罹患「投擲肘」,或有任何肘部疼痛的困擾,建議儘快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如骨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的評估與診斷。 在台北市,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的專業團隊將為您提供詳細的評估和個別化的治療建議。

 

常見的引發該疾病的原因:深入了解投擲肘的幕後推手

 

投擲肘」的發生通常與重複性或過度的手腕伸直和前臂旋後活動有關。以下列出一些常見的引發「投擲肘」的原因:

 

運動方面:

  • 投擲運動:如棒球、壘球的投球動作,網球的反手拍(尤其是單手反拍),羽毛球的反手拍,標槍、鐵餅等投擲項目。在這些運動中,加速期需要爆發性的手腕伸直和肘部穩定,對伸腕肌群造成極大壓力。
  • 球拍運動:除了網球,壁球、高爾夫等運動中不正確的揮拍姿勢或過度練習也可能導致「投擲肘」。
  • 其他重複性手臂活動:如划船、舉重等運動,如果姿勢不當或訓練過度,也可能增加風險。

 

日常生活與工作方面:

  • 重複性的手腕和手臂動作:長時間使用電腦滑鼠和鍵盤、園藝工作(如修剪樹枝、鋤地)、油漆、水管工、木工、廚師等需要重複手腕伸直和旋轉的職業或活動。
  • 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工作環境:不適當的桌椅高度、鍵盤和滑鼠位置,可能導致手腕和前臂肌肉長時間處於不良的受力狀態。
  • 提重物的方式不當:使用手腕力量提起過重的物品,特別是在前臂旋前的情況下,會對伸腕肌群造成額外負擔。
  • 長時間的握持動作:例如長時間握持工具、方向盤等,也可能使相關肌肉疲勞。

 

其他因素:

  • 肌肉力量不足或不平衡:前臂伸肌和屈肌力量的不平衡,以及肩部和核心肌群的穩定性不足,可能導致肘部肌肉承受過度的壓力。
  • 柔軟度不足:前臂和手腕肌肉的柔軟度不足,限制了關節的活動範圍,可能導致肌肉在活動時承受更大的張力。
  • 不正確的運動技巧或姿勢:在運動或工作中,如果姿勢不正確或發力方式錯誤,會使特定肌肉承受過度的壓力,增加受傷風險。
  • 過度訓練或活動:沒有給予足夠的休息和恢復時間,使肌肉和肌腱長期處於疲勞狀態,容易發生損傷。
  •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腱的彈性和修復能力會下降,使其更容易受到損傷。
  • 過去的肘部或手臂損傷:如果過去肘部或手臂曾受傷,可能會影響周圍肌肉的 biomechanics,增加「投擲肘」的風險。
  • 內科疾病:某些內科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可能增加肌腱發炎的風險。

 

總結來說,「投擲肘」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了解這些潛在的原因,有助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和運動中採取更 সচেতন 的方式,減少「投擲肘」發生的機會。如果您在台北市受到「投擲肘」的困擾,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會詳細詢問您的生活習慣和運動情況,找出可能的致病因素,並提供個人化的建議。

 

物理治療方式:分階段助您擺脫投擲肘的疼痛

 

投擲肘」的物理治療目標是減輕疼痛和發炎、恢復正常的關節活動度和肌肉力量、改善功能以及預防復發。物理治療的方式會根據疾病的階段(急性期、亞急性期、慢性期)而有所不同。

 

急性期:減輕疼痛與發炎

在急性期,「投擲肘」的主要目標是控制疼痛和減輕發炎反應。物理治療方式可能包括:

  • 動作治療(Movement Therapy):
    • 休息與活動調整:避免會加重疼痛的活動,例如投擲、用力抓握或重複的手腕伸直動作। 可以進行輕柔的、不引起疼痛的關節活動,以維持關節的活動度。
    • 保護性運動:在不引起疼痛的範圍內,可以進行輕微的肘關節和腕關節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和組織修復。
  • 徒手治療(Manual Therapy):
    • 軟組織放鬆物理治療師可能會使用輕柔的徒手技巧,如淺層按摩,來放鬆前臂伸肌群的緊張।
    • 關節鬆動術:如果肘關節或相關關節(如橈尺關節)存在輕微的活動受限,物理治療師可能會使用輕柔的關節鬆動術來恢復正常的關節活動度。
  • 其他輔助治療
    • 冰敷:每天數次,每次15-20分鐘,有助於減輕疼痛和發炎।
    • 藥物:醫師可能會開立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來幫助控制疼痛和發炎。

 

亞急性期:恢復活動度與初步肌力訓練

當疼痛和發炎症狀逐漸減輕後,進入亞急性期,「投擲肘」的物理治療目標轉向恢復正常的關節活動度和開始進行溫和的肌力訓練।

  • 動作治療(Movement Therapy):
    • 關節活動度運動:在不引起疼痛的範圍內,逐漸增加肘關節和腕關節的屈曲、伸直、旋前和旋後等活動度। 可以進行主動、主動輔助或被動的關節活動。
    •  
    • 伸展運動:開始進行輕柔的前臂伸肌群和屈肌群的伸展।
      • 伸腕肌群伸展:將手臂向前伸直,手肘伸直,手掌向下。用另一隻手將患側手掌向下拉,使手腕彎曲,感受前臂背側的伸展。保持15-30秒,重複數次。
      • 屈腕肌群伸展:將手臂向前伸直,手肘伸直,手掌向上。用另一隻手將患側手掌向上拉,使手腕伸直,感受前臂內側的伸展。保持15-30秒,重複數次。
    •  
    • 等長收縮運動:在不引起關節活動的情況下,進行肌肉的靜態收縮,以激活肌肉並為後續的動態訓練做準備。
      • 伸腕肌群等長收縮:將手肘彎曲90度,前臂旋前,用另一隻手抵抗患側手腕伸直的動作,保持數秒,重複數次。
      • 屈腕肌群等長收縮:將手肘彎曲90度,前臂旋前,用另一隻手抵抗患側手腕彎曲的動作,保持數秒,重複數次。
  • 徒手治療(Manual Therapy):
    • 軟組織鬆動術物理治療師可能會使用更深層的按摩技巧,如橫向摩擦按摩(Transverse Friction Massage),針對總伸肌腱的病變部位進行鬆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和組織修復。
    •  
    • 關節鬆動術:根據評估結果,繼續進行肘關節和相關關節的鬆動術,以改善關節的活動度和減少疼痛。

 

慢性期:恢復肌力、功能與預防復發

進入慢性期,「投擲肘」的疼痛已明顯減輕,物理治療的重點在於恢復正常的肌肉力量、耐力和功能,並針對個人的活動需求進行訓練,以預防復發।

  • 動作治療(Movement Therapy):
    • 漸進式阻力訓練:開始使用彈力帶、輕重量啞鈴等進行動態的肌力訓練।
      • 伸腕肌群訓練
        • 啞鈴伸腕:手肘靠在大腿或桌面上,前臂旋前,手持啞鈴,緩慢地將手腕向上伸直,然後緩慢放下。
        • 彈力帶伸腕:將彈力帶固定在前方,手握彈力帶一端,保持手肘伸直,將手腕向上伸直,抵抗彈力帶的阻力。
      • 屈腕肌群訓練
        • 啞鈴屈腕:手肘靠在大腿或桌面上,前臂旋前,手持啞鈴,緩慢地將手腕向上彎曲,然後緩慢放下。
        • 彈力帶屈腕:將彈力帶固定在下方,手握彈力帶一端,保持手肘伸直,將手腕向上彎曲,抵抗彈力帶的阻力。
      • 前臂旋前和旋後訓練
        • 啞鈴旋前旋後:手肘彎曲90度,前臂中立(拇指朝上),手持輕啞鈴,緩慢地將前臂旋轉至掌心向下(旋前),再旋轉至掌心向上(旋後)。
        • 彈力帶旋前旋後:將彈力帶固定在側邊,手握彈力帶一端,保持手肘彎曲90度,將前臂旋轉至旋前或旋後,抵抗彈力帶的阻力。
      • 握力訓練:使用握力器或橡皮球進行握力訓練。
    • 功能性訓練:針對個人的運動或工作需求,進行相關的功能性動作訓練,例如模擬投擲動作(從輕柔的動作開始,逐漸增加強度和速度)、模擬握持工具的動作等।
    •  
    • 本體感覺訓練:訓練手腕和肘關節的穩定性和協調性,可以使用平衡板、不穩定平面等進行訓練。
  • 徒手治療(Manual Therapy):
    • 深層軟組織鬆動術物理治療師可能會繼續使用深層的徒手技巧來處理殘留的軟組織限制和筋膜張力।
    • 關節鬆動術:根據評估結果,繼續進行必要的關節鬆動術,以維持最佳的關節活動度和 biomechanics。
  • 其他輔助治療
    • 網球肘護具(Counterforce Brace):在進行活動時,可以使用網球肘護具,通過分散施加在肌腱上的力量,減輕疼痛।

 

在整個物理治療過程中,物理治療師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調整治療計畫,並教導您正確的運動技巧和自我保健方法,以促進康復並預防復發。在台北市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我們的目標是幫助您安全有效地回到您喜愛的活動中。

 

自我保健運動:舒緩投擲肘不適的小幫手

 

除了專業的物理治療外,您也可以在家進行一些簡單的自我保健運動,以幫助舒緩「投擲肘」的不適:

  • 伸展運動
    • 前臂伸肌群伸展:手臂向前伸直,手肘伸直,手掌向下,用另一隻手將患側手掌向下拉,保持15-30秒,重複3-5次。
    • 前臂屈肌群伸展:手臂向前伸直,手肘伸直,手掌向上,用另一隻手將患側手掌向上拉,保持15-30秒,重複3-5次。
  • 按摩
    • 自我按摩: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或食指輕輕按壓肘部外側疼痛的區域以及前臂背側的肌肉,可以進行輕柔的按揉,每次持續數分鐘。
    • 按摩小球:可以使用小型的硬質按摩球(如花生球)輕輕滾動按壓前臂背側的肌肉,尋找較為緊繃或疼痛的點,並在這些點上停留按壓數秒。
    • 泡棉滾筒:可以使用泡棉滾筒輕輕滾動前臂背側的肌肉,以放鬆筋膜。
  • 冰敷:在活動後或感到疼痛時,可以使用冰敷袋敷在肘部外側15-20分鐘。

 

請注意,自我保健運動應在不引起劇烈疼痛的前提下進行。如果您的症狀加重,應立即停止並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採用正確的姿勢、運動與動作來協助恢復:告別投擲肘的復發風險

 

在日常生活中和運動中採取正確的姿勢、運動與動作模式,對於「投擲肘」的恢復和預防復發至關重要。

 

日常生活姿勢與動作:

  • 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勢
    • 使用電腦時,確保桌椅高度適當,使手肘能夠自然彎曲約90度,前臂與地面平行。
    • 鍵盤和滑鼠應放置在靠近身體的位置,避免手腕過度伸展或彎曲。
    • 可以考慮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滑鼠墊,以支撐手腕。
  •  
  • 避免長時間重複的手腕動作:如果工作需要長時間重複的手腕伸直或旋轉動作,應適時休息,進行手腕和前臂的伸展運動。
  •  
  • 正確的提重物方式:提重物時應盡量靠近身體,並使用全身的力量,避免單純使用手腕力量。提重物時,盡量保持前臂旋後(掌心向上)的姿勢,可以減少對伸腕肌群的壓力。
  •  
  • 避免長時間緊握物品:長時間握持工具或方向盤時,可以適時放鬆手部,並進行手指和手腕的伸展。

 

運動與動作模式:

  • 投擲動作調整:對於投擲運動員,尋求專業教練或物理治療師的指導,調整投擲動作,優化發力機制,減少肘部承受的壓力至關重要。例如,學習利用下肢和軀幹的力量來帶動投擲,而不是過度依賴手臂的力量。
  •  
  • 揮拍動作調整:對於球拍運動員,檢查並調整揮拍的技巧,確保在擊球瞬間手腕保持穩定,避免過度的手腕伸直和發力。
  •  
  • 適當的熱身與收操:在運動前進行充分的手腕、肘部和肩部的熱身運動,增加肌肉的彈性和關節的活動度。運動後進行適當的收操,幫助肌肉放鬆和恢復。
  •  
  • 肌力平衡訓練:加強前臂屈肌群、肩部和核心肌群的力量訓練,以維持肘關節的穩定性和力量平衡,減少伸腕肌群的負擔।
  •  
  • 漸進式增加運動強度:避免突然增加訓練量或強度,給予肌肉和肌腱足夠的適應時間。
  •  
  • 使用適當的運動裝備:選擇適合自己的球拍尺寸和磅數,以及在必要時使用網球肘護具。

 

養成良好的姿勢和動作習慣,並配合適當的運動訓練,是預防「投擲肘」復發的關鍵。 在台北市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我們的物理治療師會針對您的個人情況,提供更詳細的姿勢和動作指導。

 

物理治療師的小叮嚀:與投擲肘和平共處

 

投擲肘」雖然常見,但只要及早發現並接受適當的物理治療,大部分患者都能有效改善症狀並重返正常生活和運動。請記住,休息、正確的運動治療和徒手物理治療是恢復的關鍵。避免長時間重複的手腕伸直和旋後動作,注意工作和運動時的姿勢,加強相關肌肉的力量和柔軟度,都是預防復發的重要措施。如果您在台北市正受到「投擲肘」的困擾,請不要猶豫,尋求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專業物理治療師的協助,讓我們一起幫助您擺脫疼痛,重拾健康的生活!

 

問與答:常見的投擲肘疑問解答

 

  • Q1:「投擲肘」一定要停止所有運動嗎?
  • A1:在急性期,建議避免會加重疼痛的活動。但物理治療師會根據您的情況,制定適當的運動治療計畫,幫助您在安全範圍內維持活動度與肌力。
  • Q2:網球肘護具應該一直戴著嗎?
  • A2:網球肘護具主要在活動時使用,可以分散肌腱受力,減輕疼痛。休息時建議取下,讓肌肉和肌腱有自然的恢復空間。長期依賴護具並非根本解決之道,積極的物理治療才是關鍵。
  • Q3:物理治療需要多久才會有效果?
  • A3: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恢復時間也會有所差異。輕度至中度的「投擲肘」,通常在數週至數個月的物理治療後會有明顯改善。重要的是要耐心配合治療計畫並持之以恆。
  • Q4:除了物理治療,還有其他治療方式嗎?
  • A4:醫師可能會根據情況建議藥物治療(如消炎止痛藥)、局部注射(如類固醇注射)或在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考慮手術。但物理治療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單獨治療還是作為手術後的復健。
  • Q5:「投擲肘」會自己好嗎?
  • A5:「投擲肘」有可能是自癒性的疾病,但如果沒有適當的休息和處理,疼痛可能會持續甚至加重,影響日常生活和運動。及早接受物理治療可以加速康復並減少慢性疼痛的風險。
  • Q6:如何預防「投擲肘」再次發生?
  • A6:保持良好的工作和運動姿勢、避免過度重複的手腕動作、進行適當的熱身和收操、加強前臂和肩部的肌力訓練、維持良好的柔軟度,以及在運動或工作強度增加時循序漸進,都是預防復發的重要措施。物理治療師也會提供您個人化的預防建議。
  • Q7:台北市哪裡可以找到專業的投擲肘物理治療?
  • A7: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擁有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團隊,包括黃博靖物理治療師,我們具備豐富的經驗,能為您提供專業的「投擲肘」評估與物理治療服務。歡迎您隨時聯繫我們。

 

專業協助: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是您擺脫投擲肘的最佳夥伴

 

如果您正受到「投擲肘」(Thrower’s Elbow)的困擾,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是您在台北市尋求專業協助的最佳選擇。我們的物理治療師團隊,包括經驗豐富的黃博靖物理治療師,將為您提供:

  • 詳細的評估:找出您的疼痛原因和影響因素。
  • 個人化的治療計畫:根據您的具體情況制定最適合您的物理治療方案,包含運動治療徒手治療
  • 專業的徒手治療技巧:放鬆緊張的肌肉、鬆動受限的關節。
  • 個別化的運動指導:幫助您恢復肌力、活動度和功能,並預防復發。
  • 居家自我保健指導:教導您正確的伸展、按摩和姿勢調整方法。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別讓「投擲肘」限制了您的生活和運動樂趣!立即聯繫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讓我們幫助您重拾健康的肘部,再次享受揮灑自如的感覺!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黃博靖物理治療師 #投擲肘 #網球肘 #外上髁炎 #物理治療 #台北市物理治療 #台北市物理治療所 #運動治療 #徒手治療

 

參考資料

 

  • Evidence-based Orthopedics
  • Fascial release technique
  • Functional-Atlas-of-the-Human-Fascial-System-2015UnitedVRG
  • Integrated sports massage therapy
  • Magee 6 Orthopedic Physical Assessment- David J.
  • Management of Common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by Hertling
  •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 Orthopaedic Physical Therapy
  • Textbook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
  • Therapeutic Exercise Foundations and Techniques
  • TriggerPointManualUpper
  • Movement_System(BookFi)al-medicine-and-rehabilitation-musculoskeletal-disorders-pain-and-rehabilitation-4e-2018-elsevier-pdf-free
  • kinetic-control
  • neurokinetic_therapy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