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衛教資訊 > 常見的骨科復健科疾病 > 肩關節
文章分類Article
旋轉肌腱撕裂 Rotator Cuff Tear
物理治療全攻略:揮別肩痛,重拾靈活人生!
目錄
- 個案分享
- 疾病的介紹
- 疾病所在位置的解剖與關節的生物力學與肌動學
- 疾病的自我檢查方式
- 常見的引發該疾病的原因
- 物理治療方式
- 自我保健運動
- 採用正確的姿勢、運動與動作來協助恢復
- 物理治療師的小叮嚀
- 問與答
- 專業協助
- 參考資料
前言
肩膀痛到舉不起來? 晚上睡覺壓到就痛醒? 甚至連穿衣服、梳頭髮都變成一種折磨? 這些惱人的症狀,很有可能就是旋轉肌腱撕裂(Rotator Cuff Tear)惹的禍! 旋轉肌腱撕裂是相當常見的肩部疾病,初期可能只是輕微的疼痛,但若置之不理,可能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別擔心,透過物理治療,可以有效緩解疼痛、恢復肩關節功能,讓你重拾靈活的肩膀!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黃博靖物理治療師 #旋轉肌腱撕裂 #運動治療
個案分享
陳先生是一位熱愛網球的 50 歲上班族,近半年來,他發現右手肩膀在揮拍時會感到劇烈疼痛,甚至連晚上睡覺都會痛醒。一開始他以為只是運動傷害,休息幾天就好,但情況卻越來越嚴重,甚至連日常生活都受到影響。 經醫師診斷,陳先生的旋轉肌腱有部分撕裂,建議他接受物理治療。 在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黃博靖物理治療師為陳先生進行了詳細的評估,並制定了個人化的治療計畫。 透過徒手治療、運動訓練和姿勢調整,陳先生的疼痛逐漸緩解,肩關節的活動度也顯著改善。 經過三個月的物理治療,陳先生終於可以 kembali 到球場,盡情享受網球的樂趣!
疾病的介紹
旋轉肌腱撕裂(Rotator Cuff Tear)是指肩關節周圍的四條肌腱(棘上肌、棘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發生部分或完全斷裂的狀況。 這些肌腱負責穩定肩關節、控制手臂的旋轉和抬舉動作。
常見的症狀與徵象(Symptom and Sign)
- 疼痛: 肩膀深層的疼痛,可能在活動時加劇,休息時緩解。
- 無力: 無法順利抬起手臂或進行旋轉動作。
- 活動受限: 肩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尤其是在抬高或向外旋轉手臂時。
- 夜間疼痛: 晚上睡覺時,肩膀疼痛可能會加劇。
- 摩擦聲: 在移動肩膀時,可能會聽到或感覺到關節內的摩擦聲。
疾病的分級
旋轉肌腱撕裂可依撕裂的程度分為以下幾級:
- 第一級: 輕微的肌腱發炎或拉傷,通常沒有明顯的撕裂。
- 第二級: 部分肌腱撕裂,肌腱的完整性尚未完全喪失。
- 第三級: 完全肌腱撕裂,肌腱完全斷裂,失去功能。
不同分級的症狀與徵象
- 第一級:輕微的肩膀疼痛,可能在活動後加劇。 肩關節活動範圍正常或輕微受限。 肌力測試可能顯示輕微的無力。
- 第二級:明顯的肩膀疼痛,尤其是在抬高或旋轉手臂時。 肩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可能無法完全抬起手臂。 肌力測試顯示中度無力。 可能出現夜間疼痛。
- 第三級:劇烈的肩膀疼痛,可能影響睡眠。 無法抬起手臂或進行旋轉動作。 肌力測試顯示嚴重無力。 肩膀活動範圍明顯受限。 可能出現肩膀變形或不穩定的感覺。
疾病所在位置的解剖與關節的生物力學與肌動學
旋轉肌腱是由四條肌肉的肌腱組成,它們包圍著肩關節,提供穩定性和運動控制。 這些肌肉分別是:
- 棘上肌(Supraspinatus): 負責手臂外展(Abduction),也就是將手臂從身體側邊抬起的動作。
- 棘下肌(Infraspinatus): 負責手臂外旋(External Rotation),也就是將手臂向外轉動的動作。
- 小圓肌(Teres Minor): 同樣負責手臂外旋,與棘下肌協同作用。
- 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負責手臂內旋(Internal Rotation),也就是將手臂向內轉動的動作。
肩關節是一個複雜的關節,由肱骨(Humerus)、肩胛骨(Scapula)和鎖骨(Clavicle)組成。 肩關節的活動度很大,可以進行多個方向的運動,包括屈曲、伸展、外展、內收、旋轉和環轉。
關節功能、位置與肌動學
- 肱骨(Humerus): 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形成肩關節。 在手臂抬舉的過程中,肱骨頭會在關節盂內滑動和旋轉,以維持關節的穩定性和活動度。
- 肩胛骨(Scapula): 肩胛骨在肩關節的運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當手臂抬舉時,肩胛骨會向上旋轉(Upward Rotation)、外展(Abduction)和後傾(Posterior Tilting),以增加手臂的活動範圍。 肩胛骨的動作受到多個肌肉的控制,包括前鋸肌(Serratus Anterior)、斜方肌(Trapezius)和菱形肌(Rhomboids)。
- 鎖骨(Clavicle): 鎖骨連接肩胛骨和胸骨(Sternum),有助於維持肩關節的穩定性和活動度。 在肩關節運動時,鎖骨會進行輕微的旋轉和移動。
旋轉肌腱的生物力學
旋轉肌腱在肩關節的運動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它們不僅可以控制手臂的旋轉和抬舉動作,還可以穩定肩關節,防止肱骨頭從關節盂脫位。 當手臂抬舉時,旋轉肌腱會協同收縮,以維持肱骨頭在關節盂內的正確位置。 如果旋轉肌腱的功能受損(例如撕裂),就可能導致肩關節不穩定、疼痛和活動受限。
-
運動與姿勢的影響:
- 棒球投擲: 棒球投手需要頻繁地進行快速、高強度的手臂旋轉動作,這會對旋轉肌腱造成很大的壓力,增加撕裂的風險。
- 長時間使用電腦: 長時間維持不良的坐姿,例如圓肩駝背,可能會導致肩胛骨的位置異常,進而影響旋轉肌腱的力學,增加受傷的風險。
- 過度訓練: 在健身或重訓時,如果沒有適當的休息和恢復,過度使用肩關節,也可能導致旋轉肌腱的疲勞和撕裂。
疾病的自我檢查方式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自我檢查方式,可以幫助您初步判斷是否可能罹患旋轉肌腱撕裂:
-
疼痛位置:
- 肩膀深層的疼痛,尤其是在手臂抬高或旋轉時加劇。
- 疼痛可能放射到上臂外側。
-
活動範圍:
- 嘗試將手臂抬高到頭頂上方,看是否感到疼痛或受限。
- 嘗試將手臂向外旋轉,看是否感到疼痛或受限。
-
肌力測試:
- 請家人或朋友幫忙,對您的手臂施加阻力,同時您嘗試抬高或旋轉手臂,看是否感到無力。
常見的自我檢測動作
- 手臂外展測試: 將手臂抬高到與地面平行,看是否感到疼痛或無力。
- 手臂外旋測試: 將手肘彎曲 90 度,並將手臂向外旋轉,看是否感到疼痛或無力。
鑑別診斷
旋轉肌腱撕裂的症狀可能與其他肩部疾病相似,例如:
- 肩峰下夾擠症候群(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
- 肩關節唇撕裂(Glenoid Labrum Tear)
- 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
-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俗稱冰凍肩(Frozen Shoulder)
如果您懷疑自己可能罹患旋轉肌腱撕裂,建議諮詢物理治療師或醫師,以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黃博靖物理治療師 #旋轉肌腱撕裂 #鑑別診斷
常見的引發該疾病的原因
旋轉肌腱撕裂的發生,通常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引發原因:
- 年齡增長: 隨著年齡增長,旋轉肌腱的血液供應減少,組織彈性和強度下降,容易因輕微的損傷而撕裂。
- 過度使用: 長期重複進行肩部活動,例如投擲、游泳、舉重或油漆工作,會對旋轉肌腱造成過度的壓力,增加撕裂的風險。
- 外傷: 肩關節受到直接撞擊、跌倒或 sudden 的拉扯,可能導致旋轉肌腱急性撕裂。
- 姿勢不良: 長期維持不良的姿勢,例如圓肩駝背,會改變肩胛骨的位置,影響旋轉肌腱的力學,增加受傷的風險。
- 肌力不平衡: 肩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不平衡,例如旋轉肌腱較弱,而三角肌(Deltoid)較強,可能導致肩關節不穩定,增加旋轉肌腱撕裂的風險。
- 骨刺: 肩峰(Acromion)下方的骨刺可能會摩擦旋轉肌腱,導致肌腱發炎和撕裂。
- 疾病: 某些疾病,例如糖尿病(Diabetes)和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可能會影響旋轉肌腱的健康,增加撕裂的風險。
詳細描述引發疾病的各項原因
-
運動:
- 棒球: 投手的投球動作需要極高的肩部旋轉速度和力量,容易導致旋轉肌腱過度使用和撕裂。
- 游泳: 自由式和蝶式等泳姿需要頻繁的手臂划水動作,如果姿勢不正確或訓練過度,可能會導致旋轉肌腱受傷。
- 網球: 發球和正手拍擊需要快速、強力的肩部旋轉動作,容易對旋轉肌腱造成壓力。
- 舉重: 舉重時,如果姿勢不正確或重量過重,可能會導致肩關節受傷,包括旋轉肌腱撕裂。
-
動作:
- 長時間抬高手臂: 例如油漆工、裝修工等,需要長時間抬高手臂工作,容易導致旋轉肌腱疲勞和受傷。
- 重複性的肩部動作: 例如工廠生產線上的工人,需要長時間重複進行相同的肩部動作,容易導致旋轉肌腱過度使用。
-
姿勢:
- 圓肩駝背: 長期維持圓肩駝背的姿勢,會導致肩胛骨的位置異常,影響旋轉肌腱的力學,增加受傷的風險。
- 頭部前傾: 頭部前傾會增加頸部和肩部的壓力,可能導致旋轉肌腱受傷。
-
內科疾病:
- 糖尿病: 糖尿病會影響血液循環,可能導致旋轉肌腱的血液供應減少,增加撕裂的風險。
-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會導致關節發炎,包括肩關節,可能導致旋轉肌腱受損。
-
其他:
- 吸煙: 吸煙會影響血液循環,可能導致旋轉肌腱的血液供應減少,增加撕裂的風險 。
- 肥胖: 肥胖會增加肩關節的壓力,可能導致旋轉肌腱受傷 。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在旋轉肌腱撕裂的治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透過適當的物理治療,可以有效緩解疼痛、改善肩關節活動度、增強肩部肌力,並促進組織修復。
急性期
- 目標: 減輕疼痛和發炎,保護受傷的組織。
-
動作治療(Movement Therapy):
- 被動關節活動(Passive Range of Motion, PROM): 治療師輕柔地移動患者的肩關節,以維持關節的活動度,並防止關節僵硬。
- 鐘擺運動(Pendulum Exercise): 患者身體前傾,讓手臂自然下垂,然後輕輕地擺動手臂,以放鬆肩關節周圍的肌肉。
-
徒手治療(Manual Therapy):
- 軟組織放鬆術(Soft Tissue Mobilization): 治療師使用手法放鬆肩關節周圍的肌肉和筋膜,以減輕疼痛和發炎。
- 關節鬆動術(Joint Mobilization): 治療師使用手法鬆動肩關節,以改善關節的活動度和力學。
亞急性期
- 目標: 恢復肩關節活動度,增強肩部肌力。
-
動作治療(Movement Therapy):
-
主動輔助關節活動(Active Assisted Range of Motion, AAROM): 患者在治療師的協助下,主動進行肩關節的活動,以增加活動範圍。
- 預備動作: 躺姿或坐姿,患側手握住一根棍子或毛巾。
- 動作描述: 用健側手輔助患側手,將手臂慢慢抬高或向外旋轉。
- 注意事項: 動作應輕柔、緩慢,避免引起疼痛。
- 避免代償動作: 避免聳肩或彎腰。
-
等長收縮運動(Isometric Exercise): 患者在固定姿勢下,對抗阻力進行肌肉收縮,以增強肌力。
- 預備動作: 站姿或坐姿,患側手臂放在身體側邊。
- 動作描述: 對抗牆壁或治療師的阻力,進行手臂外展、內收、外旋和內旋的等長收縮。
- 注意事項: 每次收縮維持 5-10 秒,重複 10-15 次。
- 避免代償動作: 避免聳肩或彎腰。
-
主動輔助關節活動(Active Assisted Range of Motion, AAROM): 患者在治療師的協助下,主動進行肩關節的活動,以增加活動範圍。
-
徒手治療(Manual Therapy):
- 關節鬆動術(Joint Mobilization): 治療師使用手法鬆動肩關節,以改善關節的活動度和力學。
慢性期
- 目標: 恢復肩關節的完整功能,預防再次受傷。
-
動作治療(Movement Therapy):
-
阻力訓練(Resistive Exercise): 患者使用彈力帶、啞鈴或機械等工具,進行肩部肌力的訓練.
- 預備動作: 站姿或坐姿,手持彈力帶或啞鈴。
- 動作描述: 進行手臂外展、內收、外旋、內旋、屈曲和伸展等動作。
- 注意事項: 選擇適當的阻力,避免引起疼痛。
- 避免代償動作: 避免聳肩或彎腰。
-
功能性訓練(Functional Exercise): 患者進行模擬日常活動或運動的訓練,以恢復肩關節的完整功能.
- 預備動作: 站姿或坐姿,根據訓練目標選擇適當的工具或環境。
- 動作描述: 進行模擬投擲、舉高、提重物等動作。
- 注意事項: 動作應流暢、協調,避免引起疼痛。
- 避免代償動作: 避免聳肩或彎腰。
-
阻力訓練(Resistive Exercise): 患者使用彈力帶、啞鈴或機械等工具,進行肩部肌力的訓練.
-
徒手治療(Manual Therapy):
- 神經鬆動術(Neural Mobilization): 治療師使用手法鬆動肩部周圍的神經,以改善神經的傳導和功能。
-
其他輔助治療
- 儀器治療: 物理治療師可能會使用超音波(Ultrasound)、雷射等儀器來減輕疼痛和促進組織修復。
- 貼紮: 物理治療師可能會使用肌內效貼布(Kinesio Taping)或其他貼紮技術來穩定肩關節、改善肌肉功能和減輕疼痛。
自我保健運動
除了物理治療外,您也可以在家進行一些簡單的自我保健運動,以緩解疼痛和促進恢復:
-
毛巾伸展(Towel Stretch):
- 目的: 增加肩關節的內旋活動度。
- 方法: 將毛巾放在背後,一手從上方拉住毛巾,另一手從下方拉住毛巾,然後輕輕地向上拉動毛巾,維持 15-30 秒。
-
門框伸展(Doorway Stretch):
- 目的: 伸展胸肌,改善圓肩駝背的姿勢。
- 方法: 將雙手放在門框上,身體向前傾,感覺胸部肌肉被拉伸,維持 15-30 秒。
-
按摩小球按摩(Massage Ball):
- 目的: 放鬆肩關節周圍的肌肉。
- 方法: 將按摩小球放在肩關節周圍的肌肉上,輕輕地滾動,找到痛點後,按壓 30-60 秒。
-
泡棉滾筒按摩(Foam Roller):
- 目的: 放鬆背部肌肉,改善姿勢。
- 方法: 將泡棉滾筒放在背部,上下滾動,找到痛點後,按壓 30-60 秒。
採用正確的姿勢、運動與動作來協助恢復
在日常生活中,維持正確的姿勢、運動與動作模式,對於旋轉肌腱撕裂的恢復至關重要。
-
維持正確的姿勢:
-
坐姿: 選擇有良好支撐的椅子,維持腰椎的自然弧度,避免圓肩駝背。
- 維持方式: 調整椅子高度,使雙腳平放在地面上。 使用靠墊支撐腰部。
- 避免代償動作: 避免長時間低頭或彎腰。
-
站姿: 挺胸抬頭,肩膀放鬆,將重心放在雙腳上,避免身體前傾或後仰。
- 維持方式: 收緊腹部,維持脊椎的自然弧度。
- 避免代償動作: 避免長時間站立不動或彎腰駝背。
-
坐姿: 選擇有良好支撐的椅子,維持腰椎的自然弧度,避免圓肩駝背。
-
避免過度使用肩關節**
- 避免長時間抬高手臂或進行重複性的肩部動作。
- 如果需要進行肩部活動,應適時休息,並進行伸展和放鬆。
-
採取正確的動作模式:
-
提重物: 彎曲膝蓋,保持背部挺直,將重物靠近身體,利用腿部力量抬起,避免使用肩關節的力量。
- 維持方式: 保持背部挺直,避免彎腰。
- 避免代償動作: 避免聳肩或彎腰。
-
抬高物品: 盡量使用梯子或墊腳凳,避免過度伸展手臂。
- 維持方式: 保持身體平衡,避免身體前傾或後仰。
- 避免代償動作: 避免聳肩或彎腰。
-
提重物: 彎曲膝蓋,保持背部挺直,將重物靠近身體,利用腿部力量抬起,避免使用肩關節的力量。
物理治療師的小叮嚀
旋轉肌腱撕裂是一種常見但可治療的肩部疾病。 透過適當的物理治療、自我保健運動和姿勢調整,您可以有效緩解疼痛、恢復肩關節功能,並重拾靈活的生活。 如果您有任何肩部不適,建議諮詢物理治療師或醫師,以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黃博靖物理治療師 #旋轉肌腱撕裂 #運動治療
問與答
問題: 旋轉肌腱撕裂一定要開刀嗎? 解答: 不一定。 輕微的撕裂可以透過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來改善,嚴重的撕裂才需要考慮手術。
問題: 物理治療要做多久才會有效果? 解答: 治療時間因人而異,通常需要數週到數月的時間.
問題: 旋轉肌腱撕裂會自己好嗎? 解答: 輕微的撕裂有可能自己修復,但嚴重的撕裂通常需要治療.
問題: 物理治療會不會很痛? 解答: 物理治療師會根據您的狀況調整治療強度,通常不會引起劇烈疼痛.
問題: 開刀後還需要做物理治療嗎? 解答: 需要。 手術後的物理治療可以幫助您恢復肩關節功能.
問題: 有什麼運動可以預防旋轉肌腱撕裂? 解答: 可以進行肩關節周圍肌肉的強化運動,例如彈力帶運動和啞鈴運動.
問題: 旋轉肌腱撕裂會復發嗎? 解答: 如果沒有維持良好的姿勢和運動習慣,旋轉肌腱撕裂有可能復發.
專業協助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擁有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團隊, 具備豐富的旋轉肌腱撕裂治療經驗。 我們提供一對一的評估和治療, 制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 幫助您擺脫肩痛,重拾健康生活。 歡迎來電諮詢: 02-27177600, 或親洽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183號2樓。 更多資訊請參考我們的網站: https://www.ajwkptc.com 。 也歡迎追蹤我們的社群媒體:
- FB:https://www.facebook.com/ajwkptc
- IG:https://www.instagram.com/ajwk_physiotherapy/
- LINE@:https://lin.ee/lQJBPXL
參考資料
- Evidence-based Orthopedics
- Magee Orthopedic Physical Assessment
- Management of Common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by Hertling
-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 NASM-Essentials-of-Corrective-Exercise-Training
- Orthopaedic Physical Therapy
- Sports Injuries Handbook -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 Textbook of Orthopedics
- Textbook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
- Therapeutic Exercise Foundations and Techniques
- TriggerPointManualUpper
- essentials-of-physical-medicine-and-rehabilitation-musculoskeletal-disorders-pain-and-and-rehabilitation-4e-2018-elsevier
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黃博靖物理治療師 #旋轉肌腱撕裂 #運動治療 #台北市物理治療 #台北市物理治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