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衛教資訊 > 常見的骨科復健科疾病 > 肩關節
文章分類Article
二頭肌腱炎 Biceps Tendinitis
告別「鐵臂」惡夢:二頭肌腱炎的全面物理治療指南
擺脫惱人肩肘疼痛,重拾靈活自如的健康生活
- 前言
- 個案分享
- 疾病的介紹
- 疾病所在位置的解剖與關節的生物力學與肌動學
- 疾病的自我檢查方式
- 常見的引發該疾病的原因
- 物理治療方式
- 自我保健運動
- 採用正確的姿勢、運動與動作來協助恢復
- 物理治療師的小叮嚀
- 問與答
- 專業協助
- 參考資料
前言
是否常常感到肩膀前方或手肘處隱隱作痛,甚至在舉高手臂或彎曲手肘時更加明顯? 二頭肌腱炎 (Biceps Tendinitis) 可能就是罪魁禍首!這種常見的肌肉骨骼問題,往往讓人因疼痛而影響日常生活。您是否也正在為 二頭肌腱炎 所苦,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案呢?別擔心,物理治療 可以幫助您擺脫 二頭肌腱炎 的困擾!透過專業的評估與治療,搭配正確的自我保健,就能有效緩解疼痛,重拾健康與活力。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 二頭肌腱炎,以及如何透過 物理治療 來戰勝它!#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黃博靖物理治療師 #二頭肌腱炎 #物理治療
個案分享
35歲的上班族陳先生,熱愛健身,尤其是重量訓練。近幾個月來,他發現在進行彎舉 (bicep curl) 時,肩膀前方會感到明顯的疼痛,甚至連晚上睡覺都會痛醒。起初他不以為意,以為只是運動後的正常痠痛,但疼痛卻越來越嚴重,甚至影響到他的工作和睡眠。經過檢查,確診為 二頭肌腱炎。在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黃博靖物理治療師 為他安排了一系列的 物理治療 課程,包括徒手治療、運動治療和姿勢矯正。經過幾週的治療,陳先生的疼痛明顯緩解,手臂活動度也恢復正常,終於可以再次享受健身的樂趣。#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個案分享 #二頭肌腱炎 #彎舉
疾病的介紹
二頭肌腱炎 (Biceps Tendinitis) 是一種常見的肌肉骨骼疾病,指的是肱二頭肌 (biceps brachii) 的肌腱發炎或受損。肱二頭肌位於上臂前方,主要功能是彎曲手肘和旋轉前臂。其長頭肌腱 (long head tendon) 起於肩關節盂 (glenoid cavity) 上緣,短頭肌腱 (short head tendon) 則起於肩胛骨喙突 (coracoid process)。由於長頭肌腱在肩關節內的路徑較長,且需通過狹窄的肱骨結節間溝 (bicipital groove),因此更容易受到摩擦和壓迫,進而引發炎症。
常見的症狀與徵象 (symptom and sign)
- 肩膀前方疼痛:這是最常見的症狀,疼痛可能延伸至上臂或手肘。
- 手肘疼痛:尤其在彎曲或旋轉前臂時更加明顯。
- 手臂活動受限:例如舉高手臂或向後伸展時感到困難。
- 觸痛:按壓肩膀前方的肱骨結節間溝時,會感到明顯的壓痛。
- 彈響聲:在活動肩膀時,可能聽到或感覺到肌腱發出彈響聲。
- 無力:手臂的肌力可能下降,尤其是在進行需要彎曲手肘或旋轉前臂的動作時。
疾病的分級
雖然 二頭肌腱炎 沒有明確的分級系統,但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和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 輕度:輕微疼痛,通常在運動後或特定姿勢下出現,不影響日常生活。
- 中度:中等程度疼痛,可能影響睡眠和部分日常活動,例如提重物或進行某些運動。
- 重度:嚴重疼痛,持續存在,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無法工作或進行簡單的家務。
不同分級的症狀與徵象
-
輕度:
- 運動後或特定姿勢下出現輕微疼痛
- 按壓肱骨結節間溝時有輕微壓痛
- 手臂活動度正常或輕微受限
-
中度:
- 中等程度疼痛,可能影響睡眠
- 提重物或進行某些運動時疼痛加劇
- 手臂活動度明顯受限
-
重度:
- 嚴重疼痛,持續存在,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 手臂活動度嚴重受限,甚至無法進行簡單的動作
- 可能出現肌肉萎縮 (muscle atrophy) 的現象
疾病所在位置的解剖與關節的生物力學與肌動學
相關骨骼與肌肉解剖學
肱二頭肌 (Biceps Brachii) 位於上臂前側,由長頭 (Long Head) 和短頭 (Short Head) 兩個頭組成。
- 長頭 (Long Head):起於肩胛骨的盂上粗隆 (Supraglenoid Tubercle),肌腱穿過肩關節囊,沿肱骨結節間溝 (Intertubercular Groove) 下行。
- 短頭 (Short Head):起於肩胛骨的喙突 (Coracoid Process)。
- 止點 (Insertion):兩頭匯合形成肌腹,終止於橈骨粗隆 (Radial Tuberosity) 和肱二頭肌腱膜 (Bicipital Aponeurosis)。
相關關節:
- 肩關節 (Glenohumeral Joint):長頭肌腱穿過肩關節,參與肩關節的穩定。
- 肘關節 (Elbow Joint):肱二頭肌是肘關節的主要屈曲肌。
- 橈尺關節 (Radioulnar Joint):肱二頭肌參與前臂的旋後 (Supination) 動作。
其他相關肌肉:
- 肱肌 (Brachialis):位於肱二頭肌深層,是肘關節的另一主要屈曲肌。
- 喙肱肌 (Coracobrachialis):起於肩胛骨喙突,有助於肩關節的屈曲和內收。
- 旋前圓肌 (Pronator Teres):與肱二頭肌協同作用,完成前臂的旋前動作。
- 旋後肌 (Supinator):與肱二頭肌協同作用,完成前臂的旋後動作。
相關關節功能
- 肩關節:肱二頭肌長頭有助於肩關節的屈曲、外展和穩定。
- 肘關節:肱二頭肌是肘關節的主要屈曲肌。
- 橈尺關節:肱二頭肌是前臂旋後的重要肌肉。
生物力學與肌動學
-
肩關節的影響:
- 肱二頭肌長頭:在肩關節活動時,長頭肌腱會隨著肱骨的動作在肱骨結節間溝內滑動。過度的摩擦、擠壓或不正常的滑動都可能導致肌腱發炎或受損。
- 肩關節穩定:肱二頭肌長頭有助於穩定肩關節,防止肱骨頭向上移位。
-
肘關節的影響:
- 肘關節屈曲:肱二頭肌是肘關節的主要屈曲肌,在彎曲手肘時發揮重要作用。
- 肱肌協同:肱肌是另一個重要的肘關節屈曲肌,與肱二頭肌協同作用,完成屈肘動作。
-
前臂的影響:
- 旋後動作:肱二頭肌是前臂旋後的重要肌肉,尤其在肘關節彎曲時,旋後力量更強。
- 旋前動作:旋前圓肌與肱二頭肌協同作用,完成前臂的旋前動作。
-
常見運動與錯誤姿勢:
- 棒球投擲:投擲動作需要肩關節快速的內旋和肘關節的伸直,這會對肱二頭肌長頭肌腱造成很大的壓力。
- 重量訓練:不正確的彎舉姿勢,例如過度使用重量或沒有控制好動作,容易導致肱二頭肌肌腱受傷。
- 羽球扣殺:扣殺動作需要肩關節快速的內旋和肘關節的伸直,這會對肱二頭肌長頭肌腱造成很大的壓力。
- 長時間使用電腦:長時間維持不良的坐姿,例如駝背、聳肩,可能導致肩關節周圍肌肉不平衡,增加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的壓力。
- 提重物姿勢不當:提重物時,如果沒有正確使用腿部力量,而過度依賴手臂力量,容易導致肱二頭肌肌腱受傷。
疾病的自我檢查方式
以下是一些可以自我檢查是否可能罹患 二頭肌腱炎 的方法:
-
觀察症狀:
- 肩膀前方或手肘處是否感到疼痛?
- 疼痛是否在舉高手臂、彎曲手肘或旋轉前臂時加劇?
- 晚上睡覺時是否因疼痛而難以入睡?
-
觸診:
- 用手指按壓肩膀前方的肱骨結節間溝,是否感到明顯的壓痛?
-
特定動作測試:
- Speed's Test:手臂向前伸直,手掌向上,物理治療師 施加向下的阻力,測試者向上抬起手臂。若肩膀前方感到疼痛,可能為陽性反應。
- Yergason's Test:手肘彎曲90度,前臂旋前,物理治療師 施加阻力,測試者嘗試旋後前臂。若肩膀前方感到疼痛或彈響,可能為陽性反應。
鑑別診斷:
需要注意的是,肩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二頭肌腱炎 的症狀可能與其他疾病相似,例如:
- 肩袖撕裂 (rotator cuff tear)
- 肩峰下夾擠症候群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
- 肩關節唇 (labrum) 撕裂
- 頸椎神經壓迫 (cervical radiculopathy)
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疑慮,建議諮詢專業醫療人員,例如 物理治療師 或醫師,以獲得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常見的引發該疾病的原因
二頭肌腱炎 的發生,往往與以下幾種原因有關:
-
過度使用 (Overuse):
- 重複性的肩肘動作:長時間進行重複性的肩肘動作,例如投擲、划船、游泳或舉重,容易導致肱二頭肌肌腱過度使用,進而引發炎症。
- 運動強度過高:突然增加運動強度或訓練量,超出肌腱的負荷能力,也可能導致肌腱受傷。
-
不正確的姿勢或動作模式 (Poor Posture or Movement Patterns):
- 圓肩駝背:長時間維持不良的坐姿,例如圓肩駝背,可能導致肩關節周圍肌肉不平衡,增加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的壓力。
- 聳肩:習慣性聳肩會使肩胛骨處於不正確的位置,影響肩關節的正常功能,增加肱二頭肌肌腱的負擔。
- 不正確的運動姿勢:在進行運動時,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姿勢或動作模式,容易導致肱二頭肌肌腱受力不均,增加受傷的風險。
-
外傷 (Trauma):
- 直接撞擊:肩膀受到直接撞擊,可能導致肱二頭肌肌腱受損。
- 跌倒:跌倒時手臂伸直撐地,可能導致肱二頭肌肌腱拉傷。
-
年齡 (Age):
- 肌腱退化:隨著年齡增長,肌腱的彈性和強度會逐漸下降,更容易受到損傷。
-
其他疾病 (Other Conditions):
- 肩袖疾病 (rotator cuff disease):肩袖撕裂或肩袖肌腱炎可能導致肩關節不穩定,增加肱二頭肌肌腱的負擔。
- 肩關節唇撕裂 (SLAP lesion):肩關節唇撕裂可能影響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的穩定性。
- 類風濕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導致關節發炎,增加肱二頭肌肌腱受傷的風險。
-
其他因素 (Other Factors):
- 吸菸 (smoking):吸菸會影響血液循環,減少肌腱的營養供應,增加受傷的風險。
- 肥胖 (obesity):肥胖會增加關節的負荷,增加肱二頭肌肌腱的壓力。
物理治療方式
物理治療 在 二頭肌腱炎 的治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物理治療師 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以下是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常用的 物理治療 方式:
急性期
- 目標:減輕疼痛、控制發炎、保護組織。
-
動作治療 (Movement Therapy):
- 休息 (Rest):避免加重疼痛的活動,給予肌腱充分的休息時間。
- 保護 (Protection):使用肩肘吊帶或護具,限制手臂的活動,減少肌腱的壓力。
- 冰敷 (Ice):在疼痛部位冰敷15-20分鐘,每天數次,有助於減輕疼痛和發炎。
- 溫和的關節活動 (Gentle Joint Mobilization):物理治療師 會使用輕柔的手法,維持肩關節和肘關節的活動度,防止關節僵硬。
-
徒手治療 (Manual Therapy):
- 軟組織放鬆 (Soft Tissue Release):物理治療師 會使用按摩、筋膜放鬆等技術,放鬆肱二頭肌及其周圍的軟組織,減輕肌肉的張力。
- 關節鬆動術 (Joint Mobilization):物理治療師 會使用特定的手法,改善肩關節和肘關節的活動度,恢復關節的正常功能。
亞急性期
- 目標:逐步恢復活動度、增強肌力、改善動作控制。
-
動作治療 (Movement Therapy):
- 主動關節活動 (Active Range of Motion):在無痛範圍內,逐步增加肩關節和肘關節的活動度。
-
等長收縮 (Isometric Exercise):在固定姿勢下進行肌肉收縮,增強肌力,例如:
- 肱二頭肌等長收縮:手肘彎曲90度,用另一隻手給予阻力,用力彎曲手肘,維持5-10秒,重複數次。
-
輕重量的肌力訓練 (Light Resistance Training):使用輕重量的啞鈴或彈力帶,進行肌力訓練,例如:
- 肱二頭肌彎舉 (Biceps Curl):站立或坐姿,手持啞鈴,緩慢彎曲手肘,再緩慢放下,重複數次。
- 彈力帶划船 (Band Row):將彈力帶固定在前方,雙手握住彈力帶,向後拉動彈力帶,同時收緊肩胛骨,再緩慢放鬆,重複數次。
-
徒手治療 (Manual Therapy):
- 關節鬆動術 (Joint Mobilization):物理治療師 會根據患者的關節活動度,使用不同的手法,進一步改善關節功能。
- 神經鬆動術 (Neural Mobilization):如果神經受到壓迫,物理治療師 會使用神經鬆動術,釋放神經的壓力,改善神經的傳導功能。
慢性期
- 目標:恢復正常功能、預防復發。
-
動作治療 (Movement Therapy):
-
進階肌力訓練 (Progressive Resistance Training):逐步增加肌力訓練的重量和難度,例如:
- 引體向上 (Pull-up):雙手握住單槓,利用手臂力量將身體向上拉起,再緩慢放下,重複數次。
- 滑輪下拉 (Lat Pulldown):坐在滑輪下拉機上,雙手握住握把,將握把向下拉至胸前,再緩慢放鬆,重複數次。
-
功能性訓練 (Functional Training):進行模擬日常活動或運動的訓練,例如:
- 投擲訓練 (Throwing Training):針對需要投擲動作的運動員,進行投擲姿勢和力量的訓練。
- 划船訓練 (Rowing Training):針對需要划船動作的人,進行划船姿勢和力量的訓練。
-
本體感覺訓練 (Proprioceptive Training):進行平衡和協調性訓練,提高肩關節的穩定性,例如:
- 不穩定平面訓練 (Unstable Surface Training):站在平衡板或平衡墊上,進行手臂的活動,提高肩關節的穩定性。
-
進階肌力訓練 (Progressive Resistance Training):逐步增加肌力訓練的重量和難度,例如:
-
徒手治療 (Manual Therapy):
- 深層組織按摩 (Deep Tissue Massage):物理治療師 會使用深層組織按摩,放鬆肌肉的深層組織,改善血液循環。
- 激痛點治療 (Trigger Point Therapy):物理治療師 會針對肌肉的激痛點,進行按壓或針灸,緩解肌肉疼痛。
自我保健運動
除了接受專業的 物理治療 外,您也可以在家進行一些簡單的自我保健運動,幫助緩解疼痛:
-
肱二頭肌伸展 (Biceps Stretch):
- 預備動作:站立或坐姿,雙手向後伸直,十指交扣。
- 動作:將肩膀向後拉,感覺肱二頭肌被拉伸,維持15-30秒,重複數次。
-
毛巾伸展 (Towel Stretch):
- 預備動作:站立,雙手握住毛巾兩端,一手向上,一手向下。
- 動作:向上拉動毛巾,感覺肩膀前方被拉伸,維持15-30秒,重複數次。
-
按摩小球按摩 (Massage Ball Massage):
- 預備動作:將按摩小球放在肩膀前方或手肘處的疼痛部位。
- 動作:輕輕按壓按摩小球,並緩慢滾動,每次按摩5-10分鐘,每天數次。
-
泡棉滾筒按摩 (Foam Roller Massage):
- 預備動作:將泡棉滾筒放在上臂前方,身體側臥。
- 動作:利用身體的重量,緩慢滾動泡棉滾筒,每次按摩5-10分鐘,每天數次。
採用正確的姿勢、運動與動作來協助恢復
在日常生活中,維持良好的姿勢和動作模式,對於 二頭肌腱炎 的恢復至關重要:
-
正確的坐姿 (Proper Sitting Posture):
- 維持脊椎自然曲線:避免圓肩駝背,保持脊椎的自然曲線。
- 調整螢幕高度:將螢幕高度調整至與視線平行,避免長時間低頭或抬頭。
- 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選擇有良好支撐的椅子,並調整椅子的高度,使雙腳可以平放在地面上。
- 適時休息:每工作30-60分鐘,起身活動一下,伸展肩頸和手臂。
-
正確的站姿 (Proper Standing Posture):
- 抬頭挺胸:避免駝背,保持抬頭挺胸的姿勢。
- 收緊核心:收緊腹部和臀部肌肉,維持身體的穩定。
- 雙腳平均受力:避免重心偏移,雙腳平均承受身體的重量。
-
正確的提重物姿勢 (Proper Lifting Technique):
- 彎曲膝蓋:彎曲膝蓋,保持背部挺直,利用腿部力量提起重物,避免過度使用手臂力量。
- 靠近身體:將重物盡量靠近身體,減少手臂的負荷。
- 避免旋轉:提起重物時,避免身體旋轉,以免扭傷腰部。
-
正確的運動姿勢 (Proper Exercise Form):
- 諮詢專業教練:在開始新的運動項目之前,諮詢專業教練,學習正確的姿勢和技巧。
- 量力而為: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運動強度和訓練量,避免過度訓練。
- 注意熱身和收操:在運動前進行充分的熱身,運動後進行適當的收操,有助於預防運動傷害。
物理治療師的小叮嚀
二頭肌腱炎 雖然常見,但只要及早診斷、積極治療,並配合正確的自我保健,就能有效緩解疼痛,恢復正常生活。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黃博靖物理治療師 提醒您,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維持良好的姿勢和動作模式,避免過度使用手臂,並適時休息,才能遠離 二頭肌腱炎 的困擾。#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黃博靖物理治療師 #二頭肌腱炎 #物理治療
問與答
問題 | 解答 |
1. 二頭肌腱炎一定要看醫生嗎? | 如果疼痛持續不退,或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例如 物理治療師 或醫師。 |
2. 物理治療對二頭肌腱炎有幫助嗎? | 物理治療 可以有效緩解 二頭肌腱炎 的疼痛,恢復手臂活動度,並預防復發。 |
3. 二頭肌腱炎需要開刀嗎? | 大部分 二頭肌腱炎 患者不需要開刀,透過 物理治療 和自我保健就能獲得改善。 |
4. 冰敷和熱敷哪個比較好? | 在急性期,冰敷有助於減輕疼痛和發炎;在慢性期,熱敷可以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 |
5. 二頭肌腱炎可以運動嗎? | 在疼痛緩解後,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但要注意避免加重疼痛的動作。 |
6. 二頭肌腱炎多久才會好? | 恢復時間因人而異,通常需要數週至數月的時間。 |
7. 如何預防二頭肌腱炎復發? | 維持良好的姿勢和動作模式,避免過度使用手臂,適時休息,並定期進行伸展和肌力訓練,有助於預防復發。 |
|
|
---|---|
專業協助
如果您正在為 二頭肌腱炎 所苦,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擁有專業的 物理治療師 團隊,能為您提供最完善的評估與治療。我們位於 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183號2樓,歡迎來電預約:02-27177600。
- 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網站:https://www.ajwkptc.com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jwkptc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jwk_physiotherapy/
- LINE@:https://lin.ee/lQJBPXL
別再讓 二頭肌腱炎 影響您的生活品質!立即尋求專業協助,重拾健康與活力!#安健維康物理治療所 #台北市物理治療 #台北市物理治療所 #黃博靖物理治療師
參考資料
- Evidence-based Orthopedics
- Management of Common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by Hertling
-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
- Orthopaedic Physical Therapy
- Sports Injuries Handbook -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 Textbook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
- The_Trigger_Point_Manual_-_The_Lower_Extremities
- TriggerPointManualUpper
- Movement_System
- essentials-of-physical-medicine-and-rehabilitation-musculoskeletal-disorders-pain-and-rehabilitation
- kinetic-control
- muscles testing and function with posture and pain
如果疼痛持續不退,或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例如 物理治療師 或醫師。 |